培养核心竞争力。刚开始核心竞争力是你的特色,随着顾客的增多,核心竞争力变成你的特色+满足用户衍生的需求。
比如陕西特色餐饮村:袁家村。袁家村刚开始的特色是100种不重样的的小吃和它的汉中民宿特色以及现做现卖。随着游客增多,袁家村意识到,游客除了吃好,还有“一次性在陕西玩够”的细分需求。
根据这个需求,袁家村扩展了自己的产品线,比如民宿、滑雪场、游乐园等等,留住了游客,也稳住了自己的地位,后来的一些模仿者再难撼其地位分毫。
“特色+满足顾客衍生需求”的方式可以稳住生意,“特色+供应链”也可以。
元气森林刚开始凭借健康绿色饮料的特色快速崛起,并在饮品市场有了一席之地。但很快,巨头和新来的入局者便开始模仿它的“特色”,跟它走同一条路,抢夺它的市场。元气森林为了巩固市场,便投入资本,自建了供应链,稳住了自己的市场。
其实这和也和海底捞相似,刚开始因某种特色在市场有了一席之地,再以供应链的方式稳住自己的优势,进而保证自己的市场和顾客。
将顾客留下来。当然,有核心竞争力稳住了市场地位,但要真意义地将生意留存下来,还需要品牌+私域的方式。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比如星巴克,虽然被众多媒体和顾客围攻,但事后依然有大量的顾客前去消费,生意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星巴克”这个品牌已经深入到了一些咖啡顾客的心智中,即便外界市场如何巨大震动,这批星巴克爱好者仍然会去消费。
私域,品牌逆势增长的“底牌”。有相关数据显示,32.7%的企业已经部署了私域营销工具,而37.8%的企业则将在未来计划部署私域营销工具。
为什么这么开始做私域?因为私域可以把流量拿在自己的手上,进而多次开发和裂变,为品牌二次增长打下坚定的基石。
这就是一些大牌企业2020年做私域,2021年就开始扩张的原因,因为有了庞大稳定客户群做支持,即使不成功,我的核心业务也不受太大影响,毕竟客户在,品牌的商业大厦就稳。
2、快:降本增效,不被对手抢占先机
存量时代,内卷严重,增长困乏,想要实现逆袭,超越对手,就要对“笨重”的店铺进行降本增效,轻装上阵,才能提高效率,跑得比竞对快,才不会被市场甩在后面。
比如,西安一家做湘菜的品牌兰湘子,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率,砍掉了大包间,减少了圆桌,本来300平米的店砍到了最大的店不超250平米。菜品上,将原本40多个SKU砍到了24个;装修上,采用简装的方式。
经过这一些操作,兰湘子的坪效、翻台率、营业率和出餐速度都有了显著提高。疫情下,更是逆势增长,扩张到了20多家门店。
品牌想要在内卷中不被挤下去,就要想尽办法,合理地降低成本,省下不必要的开支,将钱花在合理的地方,以此提高店铺运营效率和效益。
再以海底捞举个例子,疫情之后它的业绩亏损,就是有点“太豪横”,没有把钱用来提高翻台率(提效),而是一味往前走开店扩张,所以最后亏了十几亿的现金,翻台率依然没有提升。倘若它把扩张的钱省下来,进行组织内部优化,提高整体战斗力,今年的财报出来或许就不是亏损,而是增长了。
当然,降本增效,不是一味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忽略效益,这样只会本末倒置。降本增效的本质,不是单一效率的提升,而是效率提升的同时效益也有提高。
此外,降本增效有许多方法,绝不仅仅是数字化,数字化只是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
3、增:扩展业务线,增加更多创收可能性
经过“稳”和“快”后,品牌的生意的已经趋于稳定,这时可以尝试一下“增”,让自己的稳定盈利再突破一次,也就是寻求增长的“第二曲线”。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点思路。
(1)市场下沉。
如果品牌之前做高端,便可以尝试往中低端市场走。如果品牌之前是做商场,便可以往社区发展。如果是一二线城市的中小品牌,可以把目光瞄准“小镇经济”。
这些市场虽有个别巨头,但是体量庞大,并未出现增长天花板,依然可以让新品牌们大展身手。
当然,在进军这些市场时一样要充分调研,了解这些市场的规律和特性。此外,下沉市场是个慢生意,属于长期的拉锯战,需要品牌走一步调整一次,再走再调整。
(2)跨界。
虽然餐饮业的跨界容易搞出来许多奇葩的融合方式,但是品牌也只有敢于去适当尝试,才有机会增加新的业务线。
肯德基2019年跨界串串时,被无数消费者吐槽,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但是倔犟如肯德基,同一年又卖起了咖啡,刚推出时也不被外界看好,也被消费者吐槽,可是经过无数调整,如今肯德基已经把咖啡做成了“流量收割机”,2020年全年KCOFFEE的销量超过了1.4亿杯,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部分。
一些中小品牌,如果没有足够大资金去大面积的跨界,可以小面积实验,逐步迭代,直接将其变成第二个“增长曲线”。
(3)线上外卖。
这几年外卖市场一直在不断的扩张。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外卖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34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6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6%;而外卖消费者规模也从2015年的2.09亿人次增长至2020年的4.90亿人次。
各路品牌纷纷布局外卖,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呷哺呷哺,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呷哺呷哺外卖收入达1.87亿元;海底捞则为近6万个家庭提供了外送到家服务。
外卖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它始终是一个趋势,也是餐饮增长的一大途径,正在探索新增长方式的品牌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小结
增量时代和存量时代,生意不同了,营销不同了,消费者不同了、竞争程度也不同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要寻求“增长”,就要稳住原有的生意,轻装上路,才有可能寻到新的“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要在存量时代寻求新的增长,突破原有业绩的天花板,绝不是一场简单的战斗,而是长期艰苦的摸索战,要一步一步走,直到走到新增长的路上。
来源:红餐网 邹通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