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文旅餐饮想要红火,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要有足够的客源。以长沙为例,作为国内新兴的网红城市,长沙2020年的接待旅游总人数就高达1.5亿人次。坐拥如此巨大的客流,让文和友顺理成章的和橘子洲、岳麓书院等并列成为来长沙旅游必打卡的景点,并成为长沙人最热衷于安利的“本土之光”。
2020年湖南省各州市接待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排行榜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而作为一线城市的广深,在旅游接待人数上,不但与长沙差几个级别,甚至与即将开业的南京相比都有明显的不足,因此流量后劲不足实属正常。
2020年广东省地州市接待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排行榜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2020年江苏省各地市接待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排行榜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另外一点则是“客源的稳定性”。旅游目的地餐饮本身就具备潮汐性,淡旺季更明显,节假日到达峰值,然而疫情的常态化才是文和友最大的敌人。这两年,广深两地遭遇到了疫情的反复,尤其是近期的深圳,客流有明显的下滑。尽管广深两店也开通了外卖,积极展开自救,但却是杯水车薪。
“本地人不爱去,外地人没法来”,文和友一定没有预想到今天面临的尴尬。所以文和友积极求变,不管是改名字,还是换菜单,目的只有一个,把本地食客重新找回来。但问题在于,文和友一旦被贴上“网红打卡”、“旅游景点”的标签后,就再难再摘掉,这点从长沙文和友身上就看的很清楚。当海信广场店里坐满了外地的游客时,本地食客自然会选择远离。
然而“文和友困局”并非个案,不论是号称武汉版文和友的利友诚,还是上海文和友的北外滩来福士城市集市里弄,都无法避免从开业火爆排队到如今日的日渐冷清,这恐怕就是文旅餐饮的宿命。
未来文和友如何在“高频的餐饮”和“低频的文旅”直接取得平衡,将是一大考验。
“餐饮迪士尼”的“二宗罪”:离商业综合体越来越近,离迪士尼越来越远。
作为一个披着“美食城外衣”的商业综合体,文和友面临着因为“业态结构失衡”而导致的低坪效窘境。
简单讲就是,以低客单的小吃为主业态的长沙海信广场店,能够达成“一年一个小目标”,依赖的是超高的流量和翻台。但广深在客流上短板明显,文和友主打的又是“现场沉浸式的就餐体验”,并不会通过外卖扩充收入,这就倒逼着广深两店只能做多业态,靠增加零售比重提高客单价。以深圳为例,去年开始不但引入了COMMUNE车站主题店和怪兽啤酒厂等潮流餐饮品牌,还吸引了泡泡玛特、HAYDON黑洞、气味实验室等新零售品牌入驻。
业态补充到位了,低坪效的问题解决了,但文和友离“最初的梦想”也越来越远了。因为零售业态比重的增加,让场景的违和感越来越强,同时会稀释掉文和友的氛围感,消费者一秒出戏。
另外,近两年在“文和友效应”的带动下,全国掀起了“造景热”,地产商们为了盘活“存量物业”,纷纷打造自己版本的文和友或者主题复古街区, 文和友的稀缺性被提前透支,消费者的新鲜感已经大不如前。同时也导致了品牌同质化,文和友跟其他的商业综合体越长越像,品牌的个性不断的被抹平。未来在目标城市,文和友将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这势必会拉高文和友的建设和文化创意成本。
讲到成本,必须要多说两句,文和友并非“标品”,不论是外壳还是内核,都是一城一品,因此投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据说广州文和友的投资成本高达2亿,所以从投资回报率上来看,文和友的钱景也不容乐观。
“餐饮迪士尼”的“三宗罪”:公域的城市文化,无法成为文和友的私产。
过去两年,媒体几乎穷尽了“文和友变不成迪士尼”的所有理由,而核心都指向了在软实力上,即文和友不具备成为迪士尼超强IP的能力。
去年夏天,环球影城靠碎嘴的威震天撑起了整个流量,而迪士尼靠“抢钱七子”的新IP-玲娜贝儿延续热度,不论是老IP,还是新网红,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具象化的视觉形象。反观文和友,简单的套用“公域的城市文化”,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IP,因为城市文化人人都可以拿来用,只有具备独特和稀缺性的IP才能成为文和友的品牌护城河。
写到最后
有人说文和友在广深遇冷,是因为广深当地人不爱吃湘菜和小龙虾。
首先,广深两地有大量的湖南人,且拥有除湖南本土以外最多的湘菜馆;
其次,广州的小龙虾消耗量全国排名第二;
因此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文和友对于“文化”的执念:
文和友团队按照“电影布景级”的标准,以达到更具“沉浸式”的空间体验;
为求真实,文和友在海信广场20000平米的空间摆下了超过10万个老物件;
在南京文和友的风格确认上团队更加谨慎,初期确定的“明朝文化”在筹备策划了半年后被叫停,重新调整为“六朝文化”;
文和友CEO冯彬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但是那一个多亿干得再好,也只是一个生意特别好的饭店。”——这里指2万平米的长沙超级文和友的坪效不如此前1400平米的杜甫江阁店好。
“这个城市有文和友,和没有文和友要有非常大的区别。”
在生意和文化价值上,文和友更在意后者,或者说更在意文和友的存在形式,和其代表的文化符号。
文和友似乎困在了自己打造的“文化茧房”里,走出不来了。
当“弱IP”面对强势的消费主权,退无可退的文和友还能怎么改变,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餐企老板内参 瞿彬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文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