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年春节假期,是很多下沉茶饮品牌的“狂欢周”。
过年回家我发现,奶茶店都很爆满,档口变大店,一条街上6家,每家都排到马路边。
从山东到广东,没有疫情的地方,下沉市场茶饮店生意似乎格外好。
品牌也在进化,有的做了升级,销量翻5倍,有的招牌产品一年卖出100万杯。
三四线乃至县镇市场的茶饮,正在飞速进化?
01
春节爆单、销量翻5倍
县城茶饮生意这么好?
虎年开年,从南到北的三四线城市,不少奶茶店都爆单了。
以我的家乡,一个中部地区普通县城为例:一条不到2公里的街,开满连锁奶茶店,包括3家蜜雪冰城,1家茶主张,1家甜啦啦,1家张阿姨奶茶。
如此密集,还家家都爆满,店内座无虚席,店外还都排起了长队。
更让我意外的是,这些茶饮店能看见中年人的身影,就连我妈如今出门也是“点杯蜜雪冰城,珍珠奶茶中杯,要热的”。
——茶饮的下沉,已经到了县城“人手一杯”的程度。习惯一二线城市精致餐饮的年轻人回到老家,吃喝玩乐都不丰富,更愿意点杯奶茶“安慰”自己。
在山东的荔制茶、在广东的茶道里途,今年春节同样迎来爆单高峰期。
开出近200家店的荔制茶,以低消费群体为主要市场,从核心商圈到乡镇,从商业街到学校,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去年品牌升级后,销量翻了5倍。
总部在肇庆(2021年被评级为三线城市)的茶道里途,更是掌握了“爆款密码”,从时下流行的轻工业风再到梦幻玻璃房,从招牌奶咖到鸭屎香柠檬茶,经典款和流行款都有,升级后的招牌奶咖,一年卖出了一百万杯。
下沉市场的茶饮生意,正在发生哪些变化?根据采访,我总结了8个新特征。
02
2022年
下沉市场的8个新特征
1、北上广喝什么,小镇青年马上就要喝到
曾经小城市只有珍珠奶茶,如今一二线的产品小城镇都有,“流行时差”几乎被抹平。
比如夏季柠檬茶爆火,荔制茶顺势上新“原谅绿柠檬茶”,将符合夏季调性的绿色结合网络热梗,用户快速赶上了时髦。
鸭屎香茶出圈的时候,茶道里途鸭屎香柠檬茶早已成为他们的经典产品。
北上广喝什么,小城镇也要,而且马上就要喝到,甚至购买更方便、价格更低。
2、每月上新1.5次,“追新”仍是好策略
荔制茶的研发负责人李昊燕告诉我,如今荔制茶平均每个月上新1.5次,最多一个月甚至上新3个系列的产品。
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对上新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但在下沉市场,“追新”还是一个吸引人的策略。
在上新节奏上,荔制茶同样选择与大品牌类似的模式,也就是有节奏、结合场景式上新。
秋冬生姜成为新元素时,他们上新3款生姜饮品,有生椰姜撞奶,也有温暖的红糖姜茶;
春节期间上新山楂+草莓产品,用过年零食糖葫芦为创意,与消费者产生联动。
3、大胆创新,把本地特色做到极致
大品牌需要考虑大众口味,做创新不能太猎奇,做营销不能太小众,小品牌则不存在这些顾虑与局限。
比如茶道里途在参考大品牌做创意的同时,充分保有了本土特色。
他们的工夫单丛柠檬茶,在大众点评上做到肇庆市柠檬茶第一名,毕竟“广东人的身体里流的除了血液,还有茶水”。
揭西县农特产“大洋炒茶”,也被运用在他们的产品中,推出潮汕大洋柠檬茶等产品。
更本土、小众的原料,让品牌特色更鲜明,情怀价值也发挥到极致。
4、打入圈层,帮年轻人找到“同好”
小地方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有限,追小众爱好找不到“同好”、快乐无法分享,是小城女孩的一大烦恼。
以贴合年轻人为主的荔制茶,就抓住了这点空白。
夏季上新的“萝荔小姐姐”,有品牌特色荔枝,又用“萝荔”谐音“萝莉”,将Lolita风格(一种小众服饰文化)提炼出来,宣传语为“爱萝莉,爱一种生活方式”,挖掘小众流行,并给予尊重理解。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