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流量换销量的打法失灵”
美妆新物种当前的现状,并不是偶然。
ONLY WRITE创始人周建雷认为,这波美妆新物种经历了从“火”到“哑火”的过程,主要是由于他们还在用货架思维经营兴趣型顾客,缺少对消费者的深刻洞察,缺少系统化运营能力,有些甚至受到资本的制约。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没有形成可复制的盈利模式。
比如,在成本控制上,与传统门店相比,新物种门店普遍面积较大,且选址多处于核心商圈,租金高企,这无疑增加了开店成本。据某美妆集合店负责人透露,开出一家200—300平方米的店,至少需投入200万元。如果多家门店齐开,资金压力更甚。
上述人士算了一笔账,“粗略计算,要想在广州商业中心经营一家200平方米的店铺,年营收需保证在千万元以上,才能有足够的利润维系下去”。
在产品选择上,刘博指出,新物种大多是 “线上什么火,我就卖什么”,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某业内资深人士有相同感受,“纵观所有新物种,选择的都是流量驱动的商品,主要承接线上品牌流量的外溢,但随着流量红利消失,流量换销量的打法不灵了” 。
此外,为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这一波新物种还提倡轻BA、无BA。但在小红书上,有不少消费者评论“实际体验感不佳”,问题多集中在BA专业度不高、服务意识较差等,“门店里的试用装比较脏乱甚至部分缺失,没有及时整理更换”。
“传统零售店的骚扰型BA饱受诟病,但‘一刀切’并非解决办法,提升BA的专业度并升级服务体验才是破解之法。”姚向东如是表示。
他还指出,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受到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冲击,电商、直播把价格打得透明化,导致新物种处境艰难。
同样饱受价格战压力的B+油罐合伙人Johnson认为,未来只有精细化消费者运营才有生路,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只会越走越艰难。
04
未来怎么玩?
短暂登场2年的美妆新物种,真要退潮了?
“新物种既然冠以‘新’,就不会退潮。”Johnson认为,目前,大家都处于重新复盘运营理念和寻找自身突破口的关键时期,也是让所有弄潮儿重新定位消费者、商业模式的时间节点,真正的新物种不会退潮。
他指出,对新物种而言,核心竞争力是将私域以及线下零售体验结合起来,“新零售应具备’婚恋式’服务理念,要像经营婚姻一样,让彼此对生活理念、品牌文化产生共鸣。三观合拍了,消费者精神层面的认可和愉悦远大于省几百块钱更快乐”。
“新物种已经到了下半场,洗牌在所难免,大量缺少核心竞争力的零售品牌可能会被淘汰,留下来的是真正有基本功、真正认真做零售的一波品牌。”周建雷也表示,未来,新物种不会单纯谈线上或线下,而是会变成一个结合线上线下优势,以消费者兴趣为原点的全新体验仓。
刘博则认为,新物种想要活下去,“精准定位”是最重要的课题,包括消费人群、产品、选址等。其中,选品是对买手、店长、资金的三重考验,“在商品采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商品和资金周转率,否则会吃掉很大利润”。
Johnson预测,接下来,货场式巨无霸有一定的体量优势,处于中间范围的大部分新物种可能会有转型和阵痛期,需要重塑商业模式,而具备小门店、精设计、精产品等特性的小而精式门店,更具成本优势,或是新的突破口,但对门店运营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另一业内人士认为,即便这波美妆新物种大潮有退去之势,但它们用全新的模式和玩法,让美妆集合店业态发生了迭代,这在零售进化史上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代美妆集合店的爆发,发生在线上美妆崛起的前夜,它们是以销售驱动的。” H.E.A.T喜燃创始人&CEO Gary曾表示,这波零售新物种,更多是以服务和体验来驱动,“未来的零售新物种,会演变成这样一种关系:在线下建立信任,在线上提供全时全域的便利服务。”
来源:化妆品观察 蔡杏 魏亚男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美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