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把酒吧“藏”于店内,和府捞面、眉州东坡、喜家德则是单独开店。和府捞面方表示,小面小酒里的酒大多数由和府捞面自主研发。在“餐+酒”的赛道上,和府捞面强调应该在“餐”上做文章,依托母公司的供应链和中央工厂,对小面小酒进行深度赋能。
单独开店一方面可以拓展产品线,比如和府捞面拓宽了烤、炸、卤味、下酒菜等产品矩阵,而喜家德饺子酒馆也是融入卤味爆品,形成更加丰富的产品矩阵。
此外,酒馆的背后还有社交需求。报告显示,61.5%的消费者去小酒馆是为了社交需要,58.6%的消费者是为了助兴,34.1%的消费者是为了缓解压力。
目前,和府捞面就推出了“漂流瓶”的社交玩法,服务员在送酒上来的时候会同时提供一个小标签,由上一个顾客在这桌留下,店员会提醒用户可以给下一个本桌顾客留下一句话。
和府捞面方告诉猎云网,这是为了给顾客提供分享、抒发、释放的一个社交途径,未来也会不断尝试从年轻人爱玩、爱分享的特点出发完善在场景创新方面的创意布局以及加强新兴流量平台以及私域流量的数字化营销。
《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无论是消费人数还是人均消费水平,90、95后消费者都呈持续增长态势,95后的人均消费增速提升最快。
分人群来看,90后女性酒水消费人数已经超过男性。此外,《报告》指出,多元细分、新潮尝鲜、健康微醺、香甜果味成为当代青年酒水消费的四大趋势。
和府捞面方透露,接下来将在已经提供的米酒、黄酒、奶酒和啤酒的基础上,加大果饮酒饮矩阵。
据悉,小面小酒产品和业态已经储备打磨多年,2021年会作为和府捞面“第二曲线”正式发力。
小酒馆是一门好生意吗?
近2000亿酒饮市场,无疑是一片蓝海,但也有顽疾。一是小酒馆的“慢”节奏决定了翻台率低,中午客流松,晚上餐桌紧。二是小酒馆门槛低,容易被复制,果酒味道差别不大,产品辨识度低。
和府捞面方告诉猎云网,在“餐饮+酒馆”的赛道中,还会面临关于受众群体有限,女性群体居多以及同质化等经营瓶颈,但目前这个赛道能做到大规模复制的品牌还不多。
为了提高翻台率,湊湊小酒馆店内不提供单杯销售,只提供“套餐”售卖模式的,但相应地,场景更适合社交聚会,容易失去“一人饮”的消费者。
在过往网红小酒馆模式中,胡桃里是与当下餐饮企业的玩法有相似之处,定位于一家“文艺混血儿”的音乐酒吧,也将音乐、川菜、红酒吧融合在一起,这种“音乐+餐吧”的形式备受大众喜爱。
从已经入局的企业来看,也呈现出一定问题。奈雪的茶2019年在北京开出的酒屋“Bla Bla Bar”已经歇业关闭。鼎泰丰在三里屯的首家“餐+酒”概念店,由于门店装修,导致面积减小,原提供咖啡、酒品的调酒吧台已经关闭。
餐饮品牌都适合做酒馆业态,最好是原本业态与酒契合度比较强,比如川菜、火锅等,和原有顾客的重叠率高,市场接纳程度会更高。而产品基因完全不占优势的品类,想要入局,则需要更多考量。
“基本晚上9点后,进到老乡鸡酒吧都能包场了。”有业内人士曾如此说道。
从盈利角度来看,根据海伦司招股书披露,2018~2020年其三年经营利润率分别为25.7%、28.7%以及18.6%,2020年受疫情影响,呈现一度下滑。此外,2020年海伦司在二线城市的单店营收出现略微下滑,三线城市的单店营收却做到了增长。海伦司有接近九成的酒馆开在二线及以下城市。
酒馆业务对餐饮企业贡献如何?和府捞面表示,目前小酒小面的营业额已经证实能够强劲拉动工作日及周末营业额。根据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海底捞研报,海底捞在2017年下半年就推出啤酒类饮品,2019年仅啤酒销售额达4.32亿元。
《2021中国小酒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资本与餐饮行业对小酒馆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小酒馆的形态日益多样化,“快餐+小酒馆”的模式目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随着小酒馆竞争的加剧,部分在产品、服务以及环境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会面临较大压力。
海伦司的发展路径,以及所面临着高昂的人力成本、同质化严重,复购率不高、翻桌率等潜在难题,也给当下的餐饮企业一定启发。
小面小酒目前已经在上海、北京、天津、福州、淄博等城市落地,今年将在综合体项目、社区项目以及二三线下沉市场布局。
湊湊方面曾公开表示,目前湊湊在三里屯店,加入小酒馆模式的新店还做不到复制,需要继续观察并调整酒水产品的菜单;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也曾表示,小酒馆能不能成为增长点,还需要在其他城市进行更多尝试。
未来竞争格局如何?对营收有多少贡献,有待进一步观察。
来源:猎云网 林京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