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影响,2020年全球各国消费增速均受到显著冲击。
从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来看,呈现总量萎缩,线上化明显的趋势,二季度,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下滑10.5个百分点,但在三季度增速达到40.7%。
2020年前10个月,美国零售同比增长为零。
再来看看中国的零售业数据,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21年1月18日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
所幸的是,2020年下半年中国零售业的增速转正,特别是四季度同比增幅达4.6%。2021年2月增幅高达33.8%!
随着线上线下新兴业态的兴起、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零售业在2021年整体虽有增长,但仍将承压。
01
多个因素导致传统零售业业绩持续下滑
中国传统零售业的业态构成比例中,超市应该是占比最大的部分,且关系国计民生;其次是近十年来兴起的百货和购物中心业态。
由于超市大多采取自营采购商品,自主经营的模式,这个业态受到新业态的冲击非常大。
尤其是这两三年获得大量资本加持,并且阿里、腾讯、美团、京东、滴滴等几大互联网及电商平台携巨资大投入进入的“社区团购”业态。
在我与许多超零售企业的高管一对一和微信群的交流过程中,对于零售业整体业绩下滑,他们除了探讨挖掘自身的原因外,还会不断怪罪“社区团购”及其背后的互联网及电商平台。
在多次的思辩和交流过程中,我表达了近二十年来,中国零售业在市场宏观环境和企业微观经营及竞争过程中,导致业绩不断下滑的几大原因:
首先,中国这二十年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根据中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63.89%。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意味着什么?
对于零售业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值得重视:
一方面是消费习惯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快速变化;
另一方面是出现越来越多的创新业态。
特别从时间顺序来看,是中国的零售业和电商几乎是“并序发展”,不像美国是“顺序发展”。
也就是说,美国的传统零售业在九十年代中期完成了高度整合,出现沃尔玛、西尔斯百货等大型零售企业之后,才有了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平台的兴起和发展。
而中国的超市和百货业态和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均是从2000年左右才开展同步发展,然后电商平台完成了高度整合:
根据《2020中国零售百强榜》数据,京东+天猫+拼多多三家的市场份额超过60%,传统零售业还是高度分散的状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中国零售业的线下线上业态开始呈现多样化的状态:
1、线下的社区店、新型便利店和购物中心;
2、线上传统的中心化B2C电商;新兴的去中心化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前置仓生鲜电商、到家电商、社区团购等;
这种业态多样化的竞争格局,必然会对传统的超市和百货业态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压力,而不仅仅只是社区团购的一个业态的竞争。
其次,传统零售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理念和内部组织结构已经老化。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许多零售企业仍然沿用开新店获增长,原有的适用于传统实体店的组织和人才结构早已不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技术人才不足、采购话语权过重、高度集权管理和过长的决策机制等。
最终导致的是战略与落地的数字化转型变革不匹配,组织和人才无法发挥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各种工具和应用带来的业绩增长,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不愿意直面自身问题进行有效的组织变革。
不是说传统零售业不思进取,而是多数企业要么过于激进,要么过于保守。
当然,从我自身在沃尔玛超市和王府井百货的数字化实践,以及作为腾讯智慧零售的顾问参与的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的交流和观察来看,中国的传统零售业处在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
一方面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变革和增长,却困于人才和组织的限制无法大展拳脚;
另一方面又希望互联网和电商平台能够真正帮助自身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并得到快速增长,却又担心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的创新业态和资本运作会进一步加剧自身的业绩下滑。
02
社区团购与传统零售的关系
从前文的分析和中国零售业态的创新发展现状来看,社区团购无疑只是所有零售创新业态之一,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前置仓电商、到家电商等新业态共同参与了市场竞争。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传统零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