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消费浪潮席卷而来:元气森林、喜茶、奈雪的茶早已成为“新国潮”的代名词,与此同时,主打“微熏”的低度酒、主打零蔗糖的零食、主打零脂的酸奶,都备受资本青睐。
事实上,异军突起的并不仅仅是新国潮们,传统的国潮品牌——那些儿时的品牌、儿时的记忆——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有趣的是,如果说新国潮们是通过消费端的创新在市场上成功卡位,享受了来自消费互联网的“第一曲线”创新;那么,传统国潮们更是从“根”上进行了自我革命,开启了来自产业互联网的“第二曲线”。
01
数字经济时代的“第二曲线”创新
互联网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又可以分为C端的消费互联网、B端的产业互联网以及G端的政务互联网。
2020年,数字经济在整个GDP中占比达到38.6%,其增速是GDP的3倍,并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蔓延。
如果用一棵树来类比数字经济,我们会发现,消费互联网关注的是果实,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让果实更鲜美,让消费者更容易见到它、获得它、享用它,以及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群体和消费诉求,关注的是“变化”。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说,要关注不变的东西,那就是要关注这一切背后的产业链路,这就是互联网这棵大树在“地面”以下的部分。如何将这些不变的、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产业链重新连在一起,将其中的数据、业务、流程、需求整合为一,其实就是产业互联网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品牌们——或者称之为“传统国潮品牌”们——其实都进行过尝试:
10年前的逻辑是聘请外资ERP大厂为自己定制一套系统,结果“咨询一两年,研发一两年,调整一两年”,砸了千万级的真金白银不说,内部更是靠“拍桌子瞪眼睛”,才把新系统强行推广下去,然后发现不仅数据依然散落在内部各个实体、板块,而且外部的消费者也已经发生巨变——花了几千万,却更加跟不上步伐。
一份来自阿里云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事实,现在,云计算IT基础设施投资已经超过传统IT基础设施投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云端,通过中台体系等新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02
国潮品牌的产业互联网实践
相比于新国潮品牌,传统国潮品牌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在产业端居高不下的成本,明明积累了大量数据,但是却散落在各不相通的地方,让企业无法有效利用,坐在金山上没饭吃。
从本质上看,数据的需求可以归纳为获取、融合、计算、智能:
能否获取到数据,实现各类数据的线上化、云化是第一步;然后将数据进行清洗、融合到一站式平台,打破数据孤岛是第二步;第三步就是根据这些前所未有的数据进行计算,找出“前所未有”的洞察;最后就是基于这些洞察和实时分析,对各个业务进行实时、智能预警与调整。
(1)数据获取——
蒙牛:从“草原牛”到“数字牛”
从数据的获取角度看,乳品品牌蒙牛深有感触。
在2020年1月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蒙牛集团CEO卢敏放曾表示,“一盒蒙牛牛奶背后有170兆字节的数据”。
在蒙牛的先进牧场中,每头奶牛都有自己的计步器,根据它们每天的步数,蒙牛可以判断它们的健康情况、所处的发情周期等等,蒙牛通过物联网设备了解到奶牛的健康情况,当奶牛状态欠佳时,它的奶将不能作为原奶,这就把好了源头的第一道关。
在阿里云的帮助下,蒙牛把一头头“草原牛”变成了“数字牛”,从根上保证了奶源的质量和品质。
(2)数据融合——
波司登:全国一盘货,补货机会提升300%
在数据的融合角度,波司登就是一个受益者。
过去,波司登的线上线下未打通,生产与销售不能立于同一时间线,一切靠经验,一旦经验出错,库存就出现了,消费者还不满意。
于是,波司登从云端接入了数据管理,全国的生产销售实现“一盘货”,完成了全域营销战略基础的搭建,将原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库存数据,市场数据全部集中起来,和原本线上线下隔离开的数据完成了融合。
曾经,波司登全国4,000家门店进行补货时间大概是4小时,如今这个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这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补货机会,生意周期被延长了。
有了基于库存中心的自动补货系统之后,波司登更可以将库存“后移”,在试点区域取消经销商仓库,由系统自动为经销商门店和直营门店补货。
数据显示,与阿里云合作后,波司登库存中心的智能补货系统减少缺货损失21%,售罄率同比增长10%。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