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业,悄然出现了一种专业的“代运营”职业团队。
他们的角色,一开始往往从“餐饮医生”切入,之后接盘一些圈外人投资、却运营不佳的项目,成为专业的“代运营”。
外行“打劫”餐饮业
不差情怀不差钱
餐饮业是“永恒的朝阳产业”,再加上“看起来门槛很低”,这些错觉迷惑了很多旁观者。一批其它行业的跨界者,面对主业的现实压力时,纷纷把投资目光转向餐饮业。再加上还有些许“小情怀”的催化,尤其是一些“不差钱”的金主,跨界姿态就更加“壕”了。
跨界做餐饮,近两年体现最多的是土豪开店、明星开店等。大手笔、高起点,情怀为先、舍得砸钱……这些都是普遍共性。
比如:一位在北京实现人生辉煌的老板,乡情难舍,就在北方二线城市开了一家面包店。虽是二线城市,老板却“非常讲究”地请了北京的设计师。从设计费到实际装修,全下来花了500万,1000㎡的店,连卫生间都装了地暖,真的是“豪橫”。
此外,这家店的后厨是按北京标准布局的,在这座二线城市办生产许可证时,一遍通过。这样的高标准甚至也“震惊”了管理部门,立马把这家店确定为“服务标杆”。
有意思的是,当初开店宣传是做面包,等到真正开起来,面包店已经“生长”成了西餐厅。
再比如:在郑州,某南方服装业老板同样“大手笔”开了一家餐厅。
选址在热闹的酒吧街上,以音乐酒吧、洗浴中心为邻居。餐厅面积600多平,上下两层。这样的位置,这样的面积,自然租金也是很贵,达到了每月8万多。
成本虽然高了点儿,但是老板希望鱼和熊掌兼得:一楼做餐厅,二楼做女装体验店。
最终,餐厅建成后主打轻餐,讲究环境。一楼餐厅只摆了10来张桌子,总计餐位数50个。并且客单价也很亲民,只有80元。
跨界做餐饮,很多操作真的是“壕”无道理。但是,等到这些门店真正开始运营,有钱人们才发现餐饮业的钱“真难赚”。也许在别的领域,他们可以玩转几个亿的项目,却搞不定一家小小的餐厅。
经营不善
代运营成为“救命稻草”
他们懵了!
每天对自己说的“再坚持一下”,都是以持续砸钱为代价。但是这样的坚持还看不到希望。
怎么办?强大的朋友圈为这些经营不善的老板们提供了一条出路,他们开始花重金寻觅“餐饮医生”。
那天,我和几位餐饮人一起喝茶。一位餐饮老板指着另一个人说,“他是餐饮医生”,“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专门救死扶伤,帮助餐饮企业渡过难关。”
被称为“餐饮医生”的人叫张磊,是餐饮经营的专业人士,操盘过众多餐饮项目,相当一部分是咨询公司的角色。
他总结说,很多项目是“资源错配”造成的。以酒吧街西餐店为例,面积利用率和成本不匹配。
同样做西餐厅,张磊自己的项目在购物中心,面积只有274平,客单价250元,业绩最高单月已经做到了170万。
因此,他给出的三个药方是:餐位增加到80—100个;客单价得调到120元;休闲餐改成西式正餐。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餐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