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竞争,已经从价格、履约效率之争,深入到商品差异化上。不少企业的突破点,就在于深加工半成品菜。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完成最新一轮七亿美元融资后,即将2021年重点发力方向确定为半成品市场。其中开袋即食的熟食、沙拉、鲜食,加热即食的半成品菜,以及净菜、快手菜调料、调理半成品菜、火锅食材、烧烤食材等品类,是叮咚买菜当前主推商品,主要是与供应商合作推出。随着销售规模提升与供应链能力具备,叮咚买菜也会研发半成品菜的自有品牌。
据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半成品菜是叮咚买菜公司内毛利表现最好的部门,上线半年后月销售额即突破亿元。按照叮咚买菜计划,未来半成品菜销售规模将达到10%。而从招聘网站Boss直聘上可以看到,叮咚买菜5月10日发布了“鲜食厨房”店员岗位招聘信息,表示要开50家鲜食线下店。
企业增加新业务,无疑是为获得业绩增长。从每个企业选择的不同方向,还能看出它对行业趋势以及自身未来走向的判断选择。比如说每日优鲜当前推出的新业务是改造传统菜市场,朴朴超市则上线了社区团购业务“朴朴特选”。
而叮咚买菜选择投入半成品菜方向,其实是从渠道型零售商向制造型零售商靠拢。在区域拓展之外,寻找扩大消费者覆盖面的新理由。
从行业大势来看,它看好半成品菜品类的整体增量。据川财证券研报显示,国内近年来以速冻食品、预制菜为主的家庭半成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约10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约2600亿元,并预计在2021年超过3000亿元。
在可操作性方面,这也是一个供应商等行业基础设施相对成熟,有利于企业做出差异化竞争力的机会市场。通过天眼查数据可以看到,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速冻、预制菜、预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净菜”的企业,有超过6.9万家。
叮咚买菜前期可以有较大空间筛选供应商等合作伙伴,而上述企业此前通过餐饮市场供应,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消费者教育。当叮咚买菜开始大比重上线自有品牌时,就能够通过供应链、制作工艺、口感品质等深加工层面做出差异化,从而区别于单纯做生鲜批零业务的电商平台。
若销售占比进一步提升,叮咚买菜即可借此提升综合毛利率、吸引新增客群、增强顾客黏性,从而缩短盈利周期。而生鲜前置仓平台的竞争,也基本从模式探索过渡到精细化运营层面。
毛利表现最佳
增加“拉新”理由
生鲜前置仓品牌竞争,已经度过了最初的模式探索阶段。企业在注重GMV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将利润增长提上日程。因此,在开拓新城市等常规动作之外,以叮咚买菜为代表的生鲜前置仓品牌大多开始探索新业务。
以叮咚买菜为例,它在2020年提升开城速度,目前已进驻29个城市。其中有类似于北京、广州、成都这样的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也有马鞍山、嘉兴等二三线下沉市场。选择在疫情阶段加速扩张,可见叮咚买菜对规模化增长的需求。尤其是在完成新一轮融资后,关于叮咚买菜的盈利问题,即成为业界及资本方关注的话题。
但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区域零售企业基本将“生鲜到家”做成服务标配。这意味着,叮咚买菜等平台此前作为卖点的“便捷、履约快”等优势正在随着行业发展而有所弱化。而就价格优势来说,多多买菜、橙心优选等社区团购平台基本已经做到了消费者眼中的价格最低。
为此,生鲜前置仓品牌需要拿出新的“拉新”理由,同时逐步提升综合毛利率,缩短盈利周期。
“拉新”可以从两个范畴理解。首先是获得新的消费群;其次是让已有客群提升购买频次。而叮咚买菜选择的便是切入半成品菜赛道,从而覆盖消费者餐桌场景,塑造“人无我有”的产品竞争力。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与此前零售企业通过年龄、收入等指标划分客群不同的是,以消费场景划分成为当前不少企业的新思路。
就拿半成品食材来说,年轻单身客群可以将其作为比外卖更健康、价格更低的就餐场景;家庭型客群,可以在朋友聚餐、周末聚会等场景中,通过半成品菜解锁一些工艺复杂,不易烹饪的“大菜”;即便是老年人,也可以通过购买鲜食、熟食等品类作为餐桌上的补充品。
所以,半成品食材也成为近一两年来增长迅猛的机会品类,获得零售商及资本方认可。包括首航超市、沃尔玛、步步高等企业都在门店上线加工日配等半成品食材,而冻品在线、三餐有料等以半成品食材为主打的企业也获得多轮融资。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叮咚买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