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只螃蟹缺了两条腿,不在意品牌的饭店直接就给上菜了,哪管客人说什么。而大品牌的产品价格和服务是相当的,无论是让残次品上桌,还是在上菜时问人愿不愿意便宜点买这缺腿螃蟹,都显得‘掉价’。”
此外,餐企解决食品浪费的另一种尝试——捐赠,实际操作下来往往也会面临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双重障碍。
2016年,星巴克在美国发起“食物分享”活动,计划把门店未卖出的食物捐给全国各地的赈灾处。然而,白送也并不容易。为了在保质期前把食物送到有需求的人手里,星巴克不仅要与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合作,串联各个捐赠点,同时还为此开发了新的物流技术,严格控制运输温度,最终才实现了捐赠。
而在国内,上海肯德基食物银行被哄抢一事仍历历在目,为了规范免费食物的领取秩序,肯德基不得不将由自取改为员工派发,并设置排队通道,多付出了肉眼可见的用人成本。
在成本高、管理难等问题之外,食物赠与的最大风险还在于食品安全问题。
红餐网记者查阅法律条文发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则显示,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消费附赠还是直接赠送,餐企都需要对赠送的食品安全负责。
餐企处理浪费另一种更常见的尝试是,把边角料重新收集起来做菜或者研发新菜。
但是,一样食材产生的边角料是有限的,可能一天都凑不出一道菜来。肉类食材还好说,可以放冰箱存储起来,要是洗过切过的果蔬,基本几个小时就变质了。更何况,研发新菜还需要经过研发、试菜、定价、市场反馈等流程,并没有那么简单。
显然,餐企在面临产品损耗和反食品浪费中,陷入了两难。
反食品浪费的担子
不能只是餐企来扛
某位餐饮老板表示,“餐饮企业的成本压力是很大的,不用倡议我们都想开源节流。相信大多数餐馆都会在努力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事实上,对于反食品浪费法,他非常乐意执行。“但是,那些不可避免的损耗或者为了保证品质而报废的产品到底该怎么界定,属不属于浪费?希望能出台更细一些的细则。”
在餐饮行业,做好成本控制是每一个餐企的必修课,刻意的浪费食品的行为,相对来说还是少数,即使是报废次品面包也是为了保证面包店出品的品质。
对餐饮人而言,响应《反食品浪费法》号召,义不容辞。反食品浪费不仅是餐企不断完善内部运营、减少损耗、长远发展的必然,也是餐企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担当的要求。
然而,新法刚刚成立,除了餐企积极响应减少浪费,也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完善细则,找到食品品质和反餐饮浪费的平衡点。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厘清合理损耗、合理报废与食品浪费的范畴十分重要。
或许,只有在做出明确区分后,餐厅以及其他行业在处理不合格的食品时,才不会进退两难。
小结
此次面包店被约谈引发的热议,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餐企,都在讨论中更进一步认识到《反食品浪费法》的重要性,建立起浪费违法、厉行节约的意识,也更能了解到彼此的难处。
当然,意识建立之后,更重要的还是如何执行落实,要在两难处境中找出“不难”的方案。在这一点上,反食品浪费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红餐网 李晓艺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餐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