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大鱼大。
2020年新式茶饮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竞争格局也随之发生了质变。茶饮业开始进入“战国时代”——头部品牌已经按“梯队”竞争。
再加上资本助力,整个茶饮市场,头部品牌不仅越战越勇,还对市场进行了“清场”,直接封杀了新品牌的成长空间。
头部品牌开始“清场”
在下沉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品牌成为了最锋利的武器。
内参君曾持续观察过一个三线城市的步行街,清晰地看到茶饮头部品牌正在“清场”。他们通过“扎堆”的方式,将茶饮小品牌挤出核心商圈。这个过程,也是茶饮行业集体升级的过程。
这条步行街是服装一条街,从南走到北,不到400米。在头部品牌“扎堆”之前,小品牌茶饮“插花”似的,每隔五六十米一家店,各自安好,和平相处。
率先打破这种局势的是蜜雪冰城,方式就是“围攻”。蜜雪冰城先在步行街的外边,每隔20米开一家店。更夸张的是,一个十字街角就有3家店。
这“围攻”看似凌厉,其实效果不大。蜜雪冰城是小档口门店,小品牌反倒还有一些座位区。到了2019年冬天,步行街中心的部分服装店倒闭,蜜雪冰城趁机进入,推出了具有体验感,有维座位区的新门店。
新门店立即让蜜雪冰城获得了鹤立鸡群般的优势。不过,品牌开始成为重要竞争力,是书亦烧仙草、CoCo都可、茶百道的相继进入。这些头部品牌门对门,肩并肩,都推出了具有良好体验感的升级版大店。
这种门店被称为“乡镇星巴克”,的确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如今,这条步行街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潮流圣地。每到节假日,这些大牌茶饮店都是人潮汹涌。而那些缺少品牌力的茶饮店,日子越来越难过。
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茶饮企业总数超过30万家,其中停业、清算、吊销、注销的企业超过13万家。而头部品牌还在扩张,其中喜茶增设289家门店,奈雪的茶增设200家门店。
2018年以来,新茶饮市场已经翻了一倍。到2020年,众多头部品牌长成“巨无霸”。其中第二梯队的蜜雪冰城越过1万家门店;书亦烧仙草超过5000家。
《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显示,一些茶饮重度市场,比如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安徽、湖北等门店数量明显低于2019年。但再仔细观察,去年古茗、甜啦啦、茶百道、7分甜等品牌在这些区域的扩张都非常迅猛。可见头部品牌对市场的清场力度有多大,一波小品牌正在退场,大品牌逐渐登上了舞台。
除了规模扩张加剧,行业规范性也在加强。最近,“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获赔170万元,并且获得多家官方机构公众号转发支持,就是明确的“风向标”。
马太效应,已经成为谁也躲不掉的现实。
用创新“重做”市场
事实上,头部品牌一边用规模“清场”,规范市场;一边用更创新的方法,争夺新的市场空间。并且是按梯队竞争,分区域作战。
第一梯队是“两个半”。“两个”是喜茶、奈雪。在新茶饮蓬勃发展时,这两个品牌主导了行业方向。他们的竞争也从产品、选址、空间、店型,品牌调性等,一路打到资本战场。目前,两家企业都在争夺谁能率先上市。
“半个”是指蜜雪冰城。2021年初,蜜雪冰城传出已完成20亿元的首轮融资,估值超200亿元,计划在A股上市,并且坪效已经超过奈雪。但是,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专攻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在产品创新能力和品牌领导力上,仍需要提升。
第二梯队仍然在打“晋级战”。
除了蜜雪冰城,这个梯队上还有一点点、CoCo都可、书亦烧仙草、古茗、茶颜悦色、甜啦啦等品牌。
仔细观察,这些品牌又分成两个代际。2012年之前,茶饮诞生多个全国性的连锁品牌。比如CoCo都可、一点点、快乐柠檬等。2012年之后,新茶饮崛起,食材加入了新鲜水果、奶制品、烧仙草等食材,重视饮品的颜值,好看好喝。崛起的品牌不仅是喜茶、奈雪,还有书亦烧仙草、古茗、茶颜悦色、甜啦啦等。
2012年之后的新茶饮品牌重做了整个行业,从产品创新走向产品、渠道、品牌共振。特别是喜茶、奈雪打破了茶饮行业“天花板”后,无数后来者受到启发,开始收获市场红利。
比如茶颜悦色,在颜值上,走中国风路线,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在产品上,茶颜悦色设计出了“鲜茶+奶+奶油+坚果碎”,不同于传统奶茶“一根吸管喝到底”,形成了“一挑、二搅、三喝”的全新体验。
同时,茶颜悦色在价格上,也非常具有竞争力。其产品价格在12-22元之间,大部分低于20元。这比价格为25-35元的喜茶、奈雪便宜不少,更类似于一点点、CoCo的平价定位。从《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可以看到,10-20元价格区间的饮品门店数增长最快,同比增速达到15.4%。
传统茶饮在做性价比,茶颜悦色在做“质价比”。这就是新茶饮对行业“重做”的价值。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新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