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这种全链条智能化,所调用的机器人也非常多,包括迎宾机器人、烹饪类机器人(如煎炸机器人、汉堡机器人、调酒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炒锅机器人等)、云轨系统以及地面送餐机器人等。
另一个例子则是去年落地深圳的造面怪兽,“160秒能煮6碗面”,由6个拉面机器人在后厨制面,负责面条制作、面条烹饪、消毒分碗、汤底分配、素菜分配、浇头烹饪,从和面到出餐,全是机器人完成。这已经与我们熟悉的只会削面、拉面的机器人大不同了。
而全程的无人工参与,也减少了人工所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后厨智能化难推进,为何还要频频尝试?
在前厅,送餐机器人替代传菜员,手机点餐替代服务员,这些动作能被看到,体验优化,效率提升,仅用了大概三年时间就快速普及到行业中,行业中诞生了很多龙头企业,如擎朗智能和普渡科技,在送餐机器人领域已经遥遥领先其他企业了。
而在后厨端,以替代厨师为目的炒菜机器人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发展,也还处在早期渗透阶段。
为何后厨的智能化如此难推进?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认为:中餐标准化、产品和品类丰富性都是难点,但也是所有后厨智能化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但真正的难点还在于中餐品类、业态发展的高度不平衡。
比如说,哪些业态能够用得上机械臂、炒菜锅?海底捞的智能化目前看是最领先的,也是最彻底的。但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海底捞本身就是无厨师化的、是供应链前置的一种餐饮业态,所以基本上是从工业的供应链到工业的后厨之间的关系,所以实施智能的难度就相对小很多。
试想外婆家这类以炒菜为主的休闲餐厅,可能就无法复制海底捞的智能化。所以炒菜锅一类的代人工智能产品,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可能在快餐连锁领域。但就现在来看,普及率也不高。
当然,我们也须厘清,很多智能设备的出发点是替代人工,这一点实际是有偏差的。因为随着中餐供应链的飞速发展,很多餐厅后厨的人工功能已经转移到上游解决了。
秦朝认为,中式快餐大米先生的现炒师傅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的厨师,星巴克的咖啡师也不是绝对意义的咖啡师。而是一个基于供应链和产品标准化的操作员,一个人可以干门店里所有岗位的工作,俗称“通岗”。这其实已经是人工的优化解决方案,而不是彻底把人换成机器,反而可能会降低顾客体验。
此次海底捞新餐厅呈现的多项技术,意图在降低人工成本。这背后还有更大“企图”,年初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曾谈到:
“我想的是如何改变整个餐饮行业的未来,而不只是改变火锅店。所以我们要思考的事情,是如何通过组织结构变革,通过新技术的运用,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打磨,来改善整个行业的成本结构。”
他提到传统行业的制造业,精益化管理比餐饮先进很多。今天所运用的新技术,是为了用更精准的方式去管理餐饮,如食品安全问题,厨房实现自动化生产,食品安全就能解决了,比如通过个性化的口味定制,为顾客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等。
后厨智能化仍属于初探阶段,但头部品牌的率先跟进,无疑有利于行业创新和先进技术的渗透。
来源:餐企老板内参 蔡大柒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海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