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泡泡玛特布局北美市场的第一家海外店铺在加拿大温哥华列治文区开业,不过这一出海利好消息并没有提振市场情绪。
3月22日,泡泡玛特股价跌幅达9.77%,每股报收61.95港元;次日其股价继续大跌12.44%,收盘报54.20港元。3月26日,泡泡玛特公布了上市以来首份财报(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2020年泡泡玛特总营收25.13亿元,同比增长49.3%;年内毛利15.94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46.2%;股东应占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16.0%;经调整后净利润为5.9亿元,同比增长了25.9%。
尽管财报看似亮眼,但相比2018和2019年分别高达225.4%、227.2%的营收增速,泡泡玛特2020年的营收增幅已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其中,主力IP“Molly”的收入占比也在持续下降。
一路高歌猛进的“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也开始显露出疲态。那么,回看近期再次掀起热潮的国内盲盒市场,未来还能有什么新的故事可以继续讲下去?
潮玩“赌徒”开始退坑
说起潮玩圈子,相信首先浮现人们在脑海里的便是盲盒。
的确,无论是“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还是近年来的一众追随者,在潮玩品牌推出模式上几乎都是以盲盒形式进行销售。即便是祭出TOPTOY以试图阻击泡泡玛特的名创优品,也保留了盲盒商品形式。
在不少国内消费者的心目中,潮玩似乎与盲盒画上了等号。贩卖“未知”的盲盒,也曾一度吸引大批的投机者购买、抽取隐藏款玩具,并配合话题炒作,哄抬玩具价格,以此实现财富增长的目的。
近年来不少媒体报道指出,售价仅几十元的隐藏款潮玩,几经转手后价格竟可以高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最高的疯涨了将近四十倍。而那些年轻玩家通过抽取、转售隐藏款潮玩年入几十万元的“故事”,也时不时地见诸网络,吸引着更多投机者加入。
然而,随着盲盒经济退烧,部分玩家手里捂着的隐藏款潮玩忽然间也不香了。原先被炒至几百元的盲盒公仔,如今即便是以原价出售,转手也变得相当困难,玩家“解套”似乎更是遥遥无期。
“如果不是有增值的空间,毫无故事背景的IP公仔谁会购买、收藏呢?”曾在盲盒上投入十几万元的玩家“阿黎”告诉懂懂笔记,她以前之所以热衷购买盲盒,纯粹是为了高价转手牟利。
与日本手办普遍背靠经典动漫、影视作品不同,当下的潮玩不讲究背景设定,无论是泡泡玛特还是其它追随者,早期所推出的潮玩IP基本都没有故事支撑。即便是花费十几万元的阿黎,至今也不知道“Molly”是在什么样的创作背景下诞生的。
除此之外,售价几十元的盲盒公仔做工也称不上精美。据公开数据显示,泡泡玛特产品的毛利率为71.1%,换言之,标价59元的盲盒成本大概只有17元,这样的成本价格对产业链的“挤压”也可想而知,因此产品质量问题饱受消费者诟病自然在情理之中。
唯一值得收藏的亮点,或许只有“噘着嘴看着蛮可爱”罢了。
作为潮玩圈顶流,泡泡玛特自有IP在玩家心目中的“信仰”都是如此脆弱,其它追随者的情况自然也是可想而知。
既然没有新的炒作以及增值空间,IP本身也缺乏背景故事、独特“信仰”,职业炒家、玩家自然也会选择“退坑”——低价转让盲盒公仔。
阿黎也是如此,“我现在剩下将近六百只公仔,闲鱼上从30元降到20元,还是很难出手。”看到“前浪”的窘境,跟风入坑的“后浪”自然越来越少。而品牌的做法,自然是积极拥抱成熟IP,以此吸引纯粹的手办爱好者、玩家为“信仰”充值,模糊手办与潮玩间的界线。
那么,这种打法有多大胜算?
潮玩“紧抱”知名IP
或许是有了“前车之鉴”,定位于“亚洲潮玩集合店”的TOPTOY目前已经与迪士尼、三丽鸥、漫威等全球知名IP开始进行合作,推出正版授权的潮玩产品。
在深圳福田一家TOPTOY门店里,懂懂笔记看到的确有部分消费者冲着知名IP到店尝鲜,但是购买热情并不高涨。
“我广州的朋友告诉我,这店里有高达的模型,结果进来才发现这店里没有。”一位高达迷告诉懂懂笔记,他之所以来逛店一是为了看看高达模型,二是想观摩一下店里的潮玩手办都有什么款式,价格是否值得入手。
当问及是否会考虑店内自有IP盲盒、潮玩公仔时,这位小伙子表示应该不会,“买手办就是为信仰充值,至少有一半的钱是为了人物故事买单,另一半是设计、材料以及工艺,你说是不?”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