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罗森副总裁张晟:中国店铺数超全家 春季是便利店机会点

  知情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过去一年外资便利店规模“头两席”的全家和罗森,在国内展开了紧追快赶的拓店“拉力赛”,“厮杀”在华店铺规模。截至2020年底,罗森中国店铺数已超过3200家,“在外资便利店里面,罗森门店数从原先的第二已经延伸到了第一”。

  罗森称今年仍将保持30-40%的增长速度,计划新开店1200多家。

  全家便利店曾长期雄踞国内外资便利店门店数的NO.1,全家2019年底公布的店铺数是2600家,但由于顶新跟全家日方的关系焦灼、无法做区域授权等体制掣肘,全家近年来在华东以外市场似乎逐步被罗森的“大加盟商制度”落下,近年华东外埠市场拓展都不及罗森。

  接近全家的知情人士称,2020年底全家方面高层私下透露的在华店铺数是2800多家。《商业观察家》据此求证全家方面公关,至截稿时止未有回复。

  综合多方面信息来看,罗森在华门店数超越全家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而“大加盟商制度”实际上只是罗森中国能逆袭的其中一个点,在加盟政策灵活背后,是罗森中国从加盟政策到运营、管理、商品研发、市场研判等全方位地“变则通”。

  2月6日晚,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晟受北京海淀商联会邀请做《便利店的“春天”》的线上分享,这个分享在分析2020年疫情期间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及前瞻2021便利店趋势的同时,亦还原了罗森能后发居上的原因。

  (以下根据张晟口述整理,略有删减编辑)

  一“春天”

  早在2016年,当“新零售”这个字眼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人说:便利店快不行了。

  当初,我也说过:便利店真正的春天应该是来自于2020年。

  2020年,我们国家遇到了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受疫情影响,实体餐饮也好,实体零售很多在过去一年受到的压力还是很大,但整体来讲,便利店行业的日子在实体零售中还算是过得不错的。

  以重庆市场为例,罗森过去一年在重庆取得了非常大的一个发展,门店数已经突破了300家。之前一直徘徊在200家左右的局面已经打破。而且(罗森重庆)整体的生意都做的不错。

  这个是为什么呢?

  当然,有我们自己企业努力的一面。另一方面是由于2020年疫情期间很多的小摊小贩关门了,政府的严管、卫生上的要求,包括整个重庆地区留下来的人口也在增加,这些都给我们整个企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一个不错的变化。特别是与2019年相比,2019年有很多的便利店不行了,或者是怎么样,也有暴了雷,或者是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整体2020年还是比较平稳的发展。

  从感觉上来讲,可能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便利店应该说是进入的还是蛮快的,7-11进入了河南,进入了福建,罗森公司也进入了整个河北,进入了海南,进入了很多三四线城市,应该说(便利店)整体的生意都“打”得非常火爆。

  为什么2016年的时候就预测在2020年左右会是便利店的春天?

  其实,大家可以纵观便利店全球的发展过程——日本真正的便利店高速发展是来自于90年代,韩国、中国台湾便利店的大发展是在2000年之后,应该说都是在经济高速、超高速增长的阶段给便利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第一,便利店的两大成本之一的租金,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实那个时候的“门面”应该往往是供不应求的,所以租金的涨幅会非常之大;第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人力工资的高速增长,这两块都会给便利店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我们国家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在讲“新常态”,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从原先的两位数逐渐降低到一位数。以上海为例,上海人均拥有商铺面积已经超过了东京,超过了纽约,仅比香港稍微少一点。

  门面的过剩,再加上2016年以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些可能都给便利店的第一个成本——就是租金成本,带来比较一件利好的消息。

  2016年之后,主要城市的最低工资的增长幅度都有所下调。虽然每年都在调,但不像以前的每年10%以上的增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说(便利店)压力比较大的人员工资和租金成本这两块的压力在逐渐减少。

  另外一个根据,随着95后和00后才开始逐渐成为消费的新主力的时候,中国的消费结构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变化。

  1996年的时候,中国其实是面临着消费的第一个转型——就是原先的消费,大家是隔着柜台买东西,是需要向营业员主动地去说我要什么什么,而且可选择的品牌是过少的。这个时候,上海、北京突然间超市开始发展起来,(超市)给了当初的60后、70后一个大的刺激的变化,就是可以有选择权,品牌在增加,而且不需要隔着柜台。

  而80后的诞生,中国刚进入小康社会,整体来讲还是处于价廉物美,但是和60后、70后不同,80后需要有适度的攀比,拥有别人没有的、或者能够比较低廉的价格拿到比别人更好的东西,所以“淘”变成了他们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喜欢。

  90后开始成为消费主力的时候,特别是以95后为例——我们说“12岁”是整个消费群可以开始自主消费的年纪,可以花自己的零花钱,正巧是全球进入智能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90后撑起了饿了么,撑起了美团,撑起了京东到家。因为他们这一代的需要和前几代人是不一样的。当这个社会快速进入变化的时候,他们接触了太多的新东西,所以称他们为“充满了好奇心的一代”。

  但到了00后,应该说这是中国快速发展,中国真正富裕起来以后,诞生的第一代消费主力。对他们来讲,由于他们诞生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所以我把他们称为“没有好奇心的一代”。他们物欲在下降。日本现在消费的停滞就是因为没有欲望。由于他们生活的时候已经物质比较丰富,所以就出现了产品的精致化、购物的碎片化、消费的随性化这三个时代特征。这三点的变化都是有利于便利店的发展。

  便利店基本上都是处于这个阶段——物价相对比较平稳,商业物业比较充分,人们的需求由“价廉物美”转向“物美价廉”的时代,对物质的享受更趋于理性的时代到来的时候。这是我当初在2016年做出的一个预判。

  二变化

  早在去年的3月份,我曾说过,只有手中有余粮,我们才能坚持到收获的季节。

  在这个早春时节,我还是对所有便利店的朋友们有一句话:手中有粮,遇事不慌,也就是说经营上财务弹性大,企业才能够活下去。

  近期我听到有些便利店给供应商的账期已经拖沓达五个月以上,为什么会把这些话传出来呢?其实无非就是供应商已经快承受不住了,供应商感觉到压力,所以在这样的时候,这些企业如果在经营上没有足够弹性,也就是手中没有余粮,那么日子会随时随地会“歇菜”。

  2020年,罗森从2000多家的店,增长到全国的3256家。高速的发展,我们并没有让支付账期超出常规变化,适度地进行调整,遇到疫情相互协商,因为有足够的弹性,你才能够与供应商有足够的空间,因为谁都不能够预测:在未来这个疫情还会有多久。

  去年整体国家GDP的增长是2.3%,但是零售消费仍是非常寒风凛冽——还是负增长。在这个负增长的过程中间,特别是11、12月疫情的反扑,无论是东北、北京、天津,还是上海,包括河北,疫情的变化也让销售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如果你的账期达到5个月、6个月了,那对不起供应商绝不会放任自流,可能你短期的销售增长、采购量的增长、门店数的增长会让供应商觉得弃之可惜,但是如果你的账期一直这么长,就会让所有的供应商觉得食之无味。

  特别是今年1月份以后疫情反扑,同时也是所有零售企业每年的年始年末的转贷期,这些时候都可能造成一家企业的不行。所以我一直说零售业必须保持足够的现金流来抵抗这个还看不到结束时候的一个变化,特别是便利店是一个重资产行业。便利店的设备投入、装修远远大于超市,在这个过程中间,如果加上应收款、物流等等各种压力起来的话,接下来这个压力是会非常大的。

  特别是今年,国家开始的新的会计准则的改变——对现在门店的租金要进行资产化管理,设备租赁方面,原先有很多的便利店为了快速发展,设备是通过租赁来实现。原先每个月按租赁费在支付租金,每月在资产负债表上经常是看不到的。而这次会计准则的改变,会在今年的年底大概率地让我们很多直营店门店特别多的一些新零售的便利店也好,直营店比较多的便利店也好,通过设备租赁来增加流动性的便利店,年底的报表上会让我们的资产负债表突然地庞大起来。

  从国家管理监管层面来讲,这是让原先“看不到的一些负债”变成了“大家看得见的东西”。因为每家门店的关门、企业的倒闭,可能面临着原先在资产负债表上看不到的违约金,因为有很多是经营性租赁,等等各种看不见的内容,今年会看得到。

  今年这个新会计准则的改变对便利店行业来讲,全国各地门店很多,设备租赁很多,前两年通过这样发展起来的便利店企业,也许会出现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因为这样变化直接就是让我们财务报表是否好看,是否有变化。

  在过去一年中间,我一直把他称之为“(便利店的)早春”,但今年这个早春的时间我觉得还是没有结束,还属于早春阶段。

  任何的春天到来到收割,需要经过夏季的炎热,再到秋季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之间,每家企业必须要拥有足够的经营上的资金弹性,经营上的活动空间,才能够让我们扛过这一段变化。

  特别是2020年1月份以后这一波的疫情,其实便利店也是受到冲击的。这个时候应该说是春寒料峭。春天是播种的时候,离收获的季节还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三知“天”知“地”

  当然,对便利店行业来讲,在春季到来的时候,是便利店一个最大的机会时点。

  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话叫“知天知地胜,乃无穷之天地”。这里面的“天”就是国家的政策、经济的动向。

  2019年5月份,国家商务部发了“扶持便利店发展”的政策,这段时间也出了不少利好的机会,其实给便利店在创新突破上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第二,知地。

  就像罗森这段时间进入了保定、进入唐山、进入南通、进入海口、进入湖北荆州、进入襄樊这些地方原先称为三线、四线城市的地方,我们进去了以后发现生意非常的火爆。在这样的情况下,说明随着21世纪以来,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以来,我们的消费习惯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在去年疫情的前后,有很多原先在大公司、在一线城市北上广工作的人回到了老家开始创业,就像在南通,我看到我们开店的前一天深夜12点就有很多人来排队,而很多人写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原先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杭州等等这些地方生活工作,习惯了便利店的生活,但南通没有,总算有了”。

  其实有很多的人群回去,会带来大城市的生活习惯。

  比如长沙为什么在便利店行业在门店数等各方面会走在全国的前列。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对湖南来讲是一个人口最大的留出地。原先做快消品的时候就有一句话:如果你要去把产品做到长沙,你必须先做到深圳。因为每年的春节、春运会有很多的人回老家,这些人回老家的时候,会把他们的新的知识、新见到的生活习惯讲述给当地人听,带来这种变化,通过这20年来的这样的循环,中国绝大部分的三线、四线城市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习惯。

  无论是“天”还是“地”,都已经形成了不错的一个变化。

  四下沉:“小踩刹车”

  在去年3月份的时候,罗森果断地在华东地区关了132家门店。

  很多人问:为什么关?

  当初关的店主要是关在办公楼。因为办公楼店面,在上海、江浙店铺数比较多。我们认为,随着这次疫情的变化,会让我们的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办公习惯都出现巨大的变化。

  我有句话叫:“越高大上的办公楼里面越拥有高大上的企业,而越高大上的企业里面的员工越容易在家办公。”

  随着几个月的变化,“在家办公”可能逐渐会变成一个习惯。

  同时,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这些地方这些年的办公楼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建造,所以办公楼的入住率会有下降,而很多办公楼的业主并没有感觉到这一天,还有点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状态,这一波疫情一来也让他们措手不及。

  罗森看到了一些办公楼两种不同的态势,一些日本企业的办公楼或者香港的,他们经历过之前的金融风暴,所以当疫情过后以后,他们主动免租、主动降租,主动来把合同谈长谈续约。无论是办公楼还是里面的入住率,还是对我们的门店,这样的企业,我们会发现到下半年以后,他们的入住率相对比较平衡。

  还有些企业盲目乐观的,随着今年有像陆家嘴地区,包括北京有些CBD,他们里面的入住率都在显著的下降。

  便利店和超市、大卖场最大的不同,是便利店有一块是办公楼的即时碎片化的消费。这一块消费,如果我们不看好整个经济动向、人流的变化,就像刚才一个是说办公楼的变化。第二,三四线下沉对便利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的同时,也要掌握好一个度。

  毕竟三四线城市里面,能够习惯于上北上广这样的一种快节奏的消费、24小时消费的人群还不是那么多,还需要有时间——如果盲目地在三四线城市把门店数急剧地去扩大,就会产生把生意摊薄以后,租金成本虽然不高,但人员成本和低日销随之而来会给便利店带来更大的一个变化。

  同时,去年11月底上海疫情有所反复,12月份以后北京、东北有所反复,我当时预估国家一定会在春运前后出一些政策来引导消费人群不要赶春运这一波,因为压力非常大。

  所以这波春运对三四线城市在春节期间的生意,反过来说是压力更大,而对北、上可能是一种利好。我一直在关注罗森长沙、安徽合肥,明显感觉在今年1月份我们生意的增长没有如此之快,反而是压力非常巨大。

  为什么呢?

  安徽是江浙沪地区最大的一个人口输出地区,因为安徽省内的流动还是可行的,原先在合肥工作的周边安徽的其他城市人群还是在返乡,而江浙沪工作的人回合肥的人数明显在减少。明显有压力。当这种变化出现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生意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变化。

  罗森在今年已经对三四线城市的下沉“踩了一把小小的刹车”。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便利店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