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H将Fenty Beauty纳入麾下,正是因为看中创始人蕾哈娜的“明星效应”,其单在instagram就有超过3500万的粉丝,其中以年轻人为主。事实证明LVMH的选择是对的,Fenty Beauty一经推出便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彩妆品牌,产品上市40天销售额就高达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6亿),目前已成为LVMH集团美妆业务主要的增长动力之一。
醉象凭借“过硬的产品、有趣的名称、可爱的设计以及马卡龙色的小清新包装”,迅速俘获了Z世代的心,成为种草率极高的品牌。而消费者缘超好,正符合了资生堂对这个品牌的期待。资生堂CEO鱼谷雅彦将“醉象”称作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护肤品牌之一”。他认为,产品安全重功效加上营销年轻化,是醉象能成为网红品牌的原因所在。
三、进驻中国市场,拉动业绩增长。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外资品牌加码中国市场的野心更为明显。尤其2020年疫情让化妆品行业备受打击,不少新锐品牌却在国内逆势上扬。此时借力新锐品牌布局中国市场,是巨头们打响“回血之战”的关键举措。
欧莱雅收购Takami的行为,就被外界视为其加码亚洲市场的信号。财报显示,2020年1月-9月,欧莱雅集团销售额同比下滑7.4%。这是自2014年之后,欧莱雅集团前三季度业绩首次下滑。其中,高档化妆品部更是连续三季度下跌,并在第三季度成为集团内唯一业绩下滑的部门。但电商业务和中国市场,依然是助推欧莱雅恢复增长的“急先锋”。
“爆款单品‘小蓝瓶’在中国市场和电商渠道的销售业绩都不错,被欧莱雅收购后或能拉高后者业绩。”一位国际知名美妆品牌的品牌营销人员如是表示。
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总裁CyrilChapuy也在收购时表示,“Takami在高端美容护理方面的专业性及全渠道分销模式,使其成为欧莱雅集团高档化妆品部独特又互补品牌阵营中的一员。”
菲洛嘉自2015年进入中国便表现亮眼。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其在中国市场所有渠道同比增长106%,2018年总销售同比去年增长148%。而高露洁近年来一直处于难以提高利润的瓶颈期。“此次收购将让高露洁集团进入快速增长、规模可观的零售渠道,尤其是在亚洲。”高露洁CEO诺埃尔·华莱士表示。
是双赢还是“消化不良”?
“新锐品牌帮美妆巨头开拓年轻人市场,而巨头让新锐品牌背靠大树好乘凉,两者起到了1+1>2的效果。但并购本身,也是存在风险的。”某彩妆品牌负责人认为,新锐品牌自身的发展、整合效果、市场变化等都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
上述行业资深人士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国际巨头的商业决策和市场嗅觉,以及针对中国用户的运营经验,目前都没有新锐品牌有优势。此外,收购巨头的土壤是否适合新锐品牌的成长,也值得商榷。”
并不是所有的收购都走向了双赢趋势,这在此前已有前车之鉴。
2015年至2016年期间,科蒂斥资近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6.58亿元)连接吞下宝洁旗下包括CoverGirl、蜜丝佛陀等在内的40余个品牌,其中大多被纳入科蒂消费美妆部门,以期带动业绩增长。
但财报显示,2017财年,科蒂消费美妆部门营收260.80亿元,同比下滑3%;2018财年,该部门营收301.83亿元,较去年同期继续下降4%;到2019财年,营收再次下滑17%至253.85亿元。
可以看到,大规模收购并未挽救科蒂的业绩颓势。在此情况下,2019年10月,科蒂宣布四年重组计划,计划在2023年前剥离从宝洁收购来的品牌。
欧莱雅也曾在收购之路上折戟。2003年底和2004年初,欧莱雅先后收购了本土美妆品牌小护士和羽西,当时,小护士作为中国市场上三大护肤品牌之一,市场占有率达到5%;羽西作为畅销品牌,1998年国内年销售额就已高达3亿元人民币。然而如今,小护士在市场上难觅身影,羽西则面临品牌老化、业绩低迷的局面,2020年底更是被曝将撤出中国线下市场。
补充品牌矩阵、提升市场影响力是巨头收购新锐品牌的初衷,但若双方融合不当,反而会“消化不良”。如何吸收新锐品牌特性,助其更具影响力,进而拉动自身业绩增长、实现双赢,无疑是美妆巨头在收购时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来源:化妆品观察 蔡杏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欧莱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