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2019年在册的火锅店数量,约为2万8到3万家。加上20年前开的、没在册的老火锅店,差不多能有5万家吧,占到了重庆餐饮的40%左右,另一个大品类就是重庆小面。
据企查查显示,截止2020年12月7日,重庆有1.66万家火锅相关的企业。
重庆火锅的强大之处,更在品类深度上。
早在2000年,借助重庆直辖和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机遇,重庆火锅就开始以连锁加盟的方式出渝扩张,像小天鹅、德庄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从最早复制门店、输出厨师,到04、05年,火锅开始了标准化进程,调料、底料开始从师傅人工炒料转变为工业化设备进行加工。到了08年,借助供应链优势,重庆火锅开启了零售化进程,侧面“包抄”。
2012年之后,大火锅品类细分出更多小品类,如火锅米线、冒菜、串串,开始有了模式的创新,德庄火锅旗下的快餐品牌——渝李记火锅米线便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
在14、15年,整个火锅品类发展迅猛,开遍中国,也火遍了中国。
此时,火锅竞争已经进入到了红海深水区。?
据赵华观察,近几年,重庆火锅竞赛不再局限于模式上的创新、加工的标准化,??更注重品牌势能的打造。
靠大刀腰片走出差异化的周师兄火锅,开始了重庆本地规模化复制,营造高势能。
曾在春运时打出“回家再晚,珮姐等你”口号的珮姐老火锅,频频跨界合作,门口还可写明信片,抽中送火锅底料。
当然,也有靠抖音起势的楠火锅,已在重庆开了7、8家店。通过爆款抖音短视频,获得巨大的品牌势能,每天下午4点多开始排队,排队时长3小时,排队情况名列前茅。
当然,也有餐饮人提到,抓住流量入口,能快速转化品牌势能,但消费者的探访只是尝鲜,如何把文化梳理出来,植入到消费者内心,才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关键。
采访中,众多重庆火锅从业者,一方面吐槽“厮杀激烈”“重庆人口味很刁”,另一方面也在品类深度和差异性上积极探索。
赵华提到,“下一步竞争中,大品类中的细分品类会有越来越多创新,重庆火锅只有在火锅深度文化上有更大突破,才能稳居火锅之都这个大IP。除了与生俱来的产品力,重庆火锅更需要在模式上创新。”
像前文提到的李子坝梁山鸡团队,近几年孵化出了受气牛肉、三斤耗儿鱼等有料火锅新品牌,“在垂直细分火锅市场中,有预谋地创业”。
内参君也探访了重庆高端火锅品牌——肆味 ,人均200+元。
创始人在采访中提到,希望重庆火锅突破传统与思维的局限,有新的表达,从空间、菜品多方面创新,呈现更国际化的餐饮审美。
餐厅仅留了几桌散桌,多的是环境优雅的包房,让火锅更贴合高端聚餐与宴请。
红汤锅底是对传统麻辣锅底的调整,去掉燥热之感,清汤锅底则用干黑松露吊汤,加入了姬松茸、牛肝菌等多种菌菇。
涮品不仅有毛肚、鹅肠、腰片、黄喉等传统食材,还加入了顶级的瑶柱、和牛、羊肉、鲍鱼等新食材。
在重庆,万物皆可火锅!
在细分火锅品类的孵化中,还有外来品类火锅化这一神奇的模式。
如早几年在重庆流行的香辣蟹,在重庆厨师改造下,吃完麻辣蟹,把汤底倒进去,就是鲜味十足的麻辣锅底,可直接开涮。
这一模式被重庆餐饮人称为“跨界CP模式”,把外来品类用重庆方式和口味重新做了一遍,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重庆火锅的强大。
结语
谈论重庆人的性格,敢闯敢拼定是少不了的。
几个人饭桌上讨论个新想法,可能下周店就开起来了,顺风123创始人戴华露开出的第一家店,也是突然间的想法,便有了餐饮小白勇闯餐饮圈的神奇故事。
山险水激,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重庆人柔韧勇毅的性格,认准一个事,就踏实干到底。即便身处品类红海深水区,依旧能找到差异性,做到极致,厮杀出来。
乡村基创始人李红曾说,“重庆人的特质就是乐观、积极向上、不怕困难。所以,2020遇到这两大灾难(疫情&洪灾),我们依然可以乘风破浪。”
“我们追求好吃和锅气,这是顾客天生喜欢的。我16岁学厨师,觉得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技能。在十几年前,大家非常反对有灶在餐厅的模式,认为不时尚,纷纷效仿麦当劳、肯德基做标准化。但是我觉得有一份责任感,坚持把灶留下来,就一直保持了这个传统。”
凭借这股坚持,乡村基开遍重庆,当地门店数是麦当劳、肯德基的4倍。
闯荡重庆餐饮圈,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心智上的准备——善于发现有潜力单品的能力、将老品类焕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心性上的坚韧,在万众沸议中坚持自我,在厮杀激烈的品类之战中毫不畏惧,硬生生再造出一条路!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蔡大柒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