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的例子是,多家在华外资零售巨头在逐渐失去竞争力后选择“卖身”,从中国市场退出。
2018年12月,法国零售商欧尚的77家门店由大润发接管;2019年6月,在中国市场深耕24年的家乐福中国被苏宁易购收购80%股份;今年2月,英国最大零售商乐购集团宣布,已将其与华润合资公司的20%股份卖给华润,不少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乐购彻底退出中国”……
生鲜零售成“底牌”
传统商超的困境远不止线上的冲击。互联网巨头在渗透线上零售市场的同时,也布局线下实体店,蚕食线下市场。例如阿里的盒马鲜生、网易严选等。
“生鲜”原本是传统超市的底牌。
生鲜品类保质期短、容易损耗,属于刚需、高频次的消费场景,市场仍集中于线下传统农贸市场和超市。
永辉超市(601933.SH)就是抓住这点,在零售行业闯出了一片天。作为中国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超市的企业之一,永辉超市在2004年落子重庆,先靠着生鲜品类的差异化经营,后又及时转型布局mini店,顺利走向全国。
据公司财报显示,自2010年上市至2019年,永辉超市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3.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19.89%。
2020年12月14日,永辉超市旗下B2B生鲜食材供应平台彩食鲜进行了10亿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和腾讯领投,景林投资、招商银行、民生股权投资基金跟投,老股东永辉超市、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继续加注。
彩食鲜有企事业单位食堂作为主要销售渠道,加上B端零售商以及永辉超市等业态,基本上能实现自我造血。根据公告,彩食鲜的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收达30.80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总和。
除了传统超市,拥有生鲜资源的企业也开始布局社区店。比如温氏股份旗下社区生鲜品牌温鲜生。
12月11日,温鲜生总经理李镜聪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生鲜品类本质是个存量市场,作为社会民生问题,生鲜食材的基本生存需求在多种渠道都会被满足,而增量部分最终来源于对消费需求痛点的挖掘与满足,“不仅要做好生鲜产品的及时全品类供应,更应该发挥社区生鲜的核心价值。”
在温鲜生门店,除了温氏股份产地直供的肉、蛋、奶产品,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到增城荔枝/菜心、新会陈皮、内蒙巴林羊肉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依托温氏股份产业链,温鲜生建立“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中央仓储-物流配送-终端门店”的食品连锁经营模式,成立短短一年便在华南地区小有名气。
差异化才是救命稻草
不过,今年下半年,社区团购浪潮突然来袭,对传统线下零售又是一波冲击。
永辉超市的增长也在这时候戛然而止。今年第三季度,永辉超市营收出现上市以来第一次同比负增长。
对此,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水灾、疫情、其他行业多渠道的发力都对第三季销售产生影响。
时代财经致电张经仪询问社区团购对永辉经营是否产生相关的影响时,对方表示“现在竞争比较激烈,不方便透露太多。”
同时,号称2.0版生鲜超市、永辉超市的参股公司上海上蔬永辉生鲜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上蔬永辉”)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于12月7日申请破产清算。永辉超市对此回应称,上蔬永辉的破产清算不会对公司2020年以及以后年度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庄帅认为上蔬永辉的“死因”是多方面的,“数字化能力还是不够,不足以让它跟电商的供应链体系PK。另外,大家一直盯着竞争,但忽略了合作。上蔬永辉没有选择在拥有资源的时候跟电商或者其他超市合作,让自己的盈利能力更健康。”
如庄帅所说,传统超市的救命稻草并不是一个品类,而是公司的组织管理能力、数字化能力、人才优化能力的综合提升,“实体店的作用不可取代,若想存活下来,必须差异化经营。”
零售行业里做差异化的佼佼者不少。在国外,有会员制仓储批发卖场创始者Costco、主打独家商品的美国第二大零售商Target,还有突出减少品牌价值来实现低价直销的韩国超市No Brand……
在国内,传统零售业为了追上时代的步伐也在做改变。例如人人乐开社区精品店、模仿无印良品做人人乐家居馆,也做到家服务,但市场反响并不热烈,尤其是在其华南重镇,颓势难以挽回。
王静表示,ST人乐仍以线下卖场为主,数字化改造相对较慢。
传统商超有的在进行艰难的“转身”,有的已经经历了“消亡”,如果说还剩下什么,大概只有情怀了。
“零售行业不像科技产业,都是家长里短,满足人们的菜篮子需求。疫情期间,所有小菜店都关了,但老板通知我们照常营业,不允许提1分价钱,还要给员工加工资。作为公司十几年的老员工,在那一刻我内心挺自豪的。”王静说。
来源:时代财经 幸雯雯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