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80后、90后而言,最早对咖啡的认知几乎都来自雀巢。一大罐褐色的咖啡粉粒,加一大罐白色的咖啡伴侣,是上佳的送礼选择,也是洋气的代表。
陈晨在学生时代用雀巢三合一来对付考试复习的疲倦,热水冲泡的咖啡液体,咖啡的苦味被糖和植脂末的香甜掩盖,但高含量的咖啡因足够提神。
工作之后,她每天早上喝一杯麦当劳套餐中的美式咖啡,加奶不加糖。若是午后打不起精神,偶尔也会来一杯星巴克。不过星巴克的价格常常超过一顿午餐,并不属于日常消费品。于是,挂耳咖啡、咖啡冻干粉、浓缩咖啡液开始出现在她的购物车中。
陈晨算不上咖啡爱好者,她的消费历程是普通90后人群消费速溶咖啡的缩影,而这背后,是速溶咖啡乃至整个咖啡行业在国内发展的轨迹。
01
当咖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将咖啡从农产品变成标准化商品的代表,雀巢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初代广告语“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以朴实的措辞拉近了咖啡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
和很多舶来品一样,速溶咖啡代表着新奇、潮流和时尚,是不断尝试与西方文化接轨的年轻人的选择。在当时,雀巢就是咖啡的代名词,国人饮用咖啡的习惯几乎是雀巢一手培养起来的。
直到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人们才知道,原来除了速溶,咖啡还有很多种类和搭配,而且更醇厚更好喝。
“拿铁”“卡布奇诺”这些代表着小资情调的名词符合人们对于精英阶层的想象,而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也让咖啡的社交属性开始显现。
此后,中国消费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美国咖啡市场发展类似,属于精品咖啡的第三次咖啡浪潮兴起。精品咖啡对咖啡豆的产地、运输、烘焙与萃取方式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越来越多的精品咖啡店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更精致的咖啡零售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一度站在潮流前端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被忙着消费升级的人们打上“廉价”标签,无情地抛至脑后。
2019年双11,精品速溶咖啡品牌三顿半销量一举超越“老大哥”雀巢,登顶天猫咖啡类目榜首,2020年双11蝉联冠军,销售额超过1亿元。咖啡液类目第一的永璞,今年双11的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10倍。
前浪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故事,不出意外地发生在了速溶咖啡领域。
与此同时,这一领域的资本动作也变得尤为活跃。今年2月以来,公开披露的融资就有三顿半、沃欧、时萃、永璞四起。三顿半在9月初完成B轮融资,目前估值已超过8亿。
以三顿半、永璞为代表的精品速溶咖啡之所以能够突围,在于它们精准切入细分领域,在主打功能性需求的传统速溶咖啡和贩卖社交、情感需求的现磨咖啡之间,以创新的产品抓住了空白市场的机会,满足了用户在即时性场景中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也是推手之一。在疫情隔离期间,线下咖啡和外卖咖啡消费渠道受阻,精品速溶咖啡成为了现磨咖啡的重要替代品,同时也吸引了新用户的关注。
据统计,疫情后天猫的咖啡品类实现了超100%的增长。其中,精品速溶品类销量同比增长更是超1000%。
凯度消费者指数最新报告也显示,在2020年9月11日之前的52周里,速溶咖啡市场的网购渠道同比增长15%,主要归功于在电商购买速溶咖啡的消费者基数显著扩张,且招新速度快于上年同期。
超过36%的速溶咖啡购买者从电商渠道购买,贡献了中国城市家庭接近50%的在家速溶咖啡销售额。
其实,从过去雀巢的风靡到如今精品速溶的爆发,消费人群的特征变化并不大:
曾经饮用雀巢的年轻人现在更多出现在星巴克或者小众咖啡馆,聊天、办公、谈生意;新一代年轻人则成长为职场中坚力量,在办公室尝试兼顾品质和价格的升级版速溶咖啡,并逐渐将其内化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
02
品质、营销均在线
和诸多在细分品类迅速脱颖而出的新消费品牌一样,这些精品速溶咖啡通过精准洞察年轻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在产品结构、包装设计和营销方式上进行创新。
如果说瑞幸的崛起,是以足够低廉的价格让消费者享受到现磨咖啡的品质,那么,自带便捷属性的精品速溶咖啡则在产品风味上下足了功夫。
无论是三顿半的冻干粉,还是永璞的浓缩液、冷萃液,由于技术的革新升级,都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留咖啡原有的风味细节,在口感上更接近于现磨咖啡。
更重要的是,这些咖啡产品还打破了传统速溶只能用热水冲泡的限制,不仅可以加入冷水,还能溶入牛奶、果汁、苏打水等任意液体中,制作一杯花式咖啡。
以三顿半为例,会推荐每款咖啡最佳的搭配液体,用户可以根据官方推荐冲泡,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自行搭配。
当下年轻人追求零脂零糖的健康养生理念,这些新咖啡品牌也都顺势推出了不添加蔗糖和奶精等成分的黑咖啡,成为打工人的续命利器。
此外,它们也在向新茶饮学习,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来拓展边界,延长“网红”寿命。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咖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