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跨界营销出周边就成了品牌衍生和创新的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品牌延伸形式,周边产品能够让不同的元素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赋予品牌立体感和层次感,从而帮助其拉近与年轻一代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喜茶在长沙城市周边的打造上,就先从长沙人们喜欢的麻将入手,融入当地文化的表现,以此来打破品牌进入当地市场的隔阂,瞬间拉进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建立起初步的品牌认知。这无疑是在给品牌与年轻人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加强了品牌与他们的生活联结。
4. 承载情怀引发用户共鸣,增加粉丝黏度
周边产品又可以当成输出品牌文化和价值观的媒介,起一个承载情怀的作用。
所以,品牌跨界出周边通常是洞察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看似是通过日常需求出的周边产品,实则是寻找到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让消费者寄情感与产品的同时,达到增强用户黏度的目的。
无论是星巴克的猫爪杯还是大白兔的润唇膏,这些品牌周边看似销售的是产品,其实背后真正追求的是消费者的精神共鸣和价值认同。
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周边产品的现象,并非偶然。
一方面,品牌可以利用已经拥有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通过品牌延伸来增加产品类别,最大化占领消费者心智;另一方面,品牌通过推出独具创意的周边产品,可以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在体现品牌个性的同时又能增加品牌识别度。
数字营销时代
品牌如何打造“爆款周边”?
作为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武器,合适的周边不仅能够为自己的品牌进行营销宣传,强化IP形象,提高用户粘性。更能够多渠道盈收,实现利益最大化。那么,品牌应该如何打造周边产品?
1. 适度饥饿营销
在消费升级的今天,面对令人满意、讨人喜爱的商品,年轻消费者往往不怕价格贵,而是怕买不到,因此“限量”生产发售周边产品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
对于品牌而言,周边产品限时限量推出,进行适度的饥饿营销,能够戳中消费痛点,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喜茶在中国香港新店开业时推出港风周边,分别上架了2000个手机壳和编织袋,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后,仅5分钟便售罄;
王者荣耀联名Mac推出限量款口红,产品一经上线便快速售罄,几款色号在补货之后又迅速售空,一众粉丝跺脚直呼想要却抢不到;
杜蕾斯联合马蜂窝推出限量20000份的旅行套装“小黄盒”,短时间内销售一空,杜蕾斯紧急找电商加仓3800份,半天不到便卖光。
值得注意的是,“限时限量”不仅存在于直接售卖的品牌周边产品中,有时也会以赠品的形式出现。
娃哈哈推出5000份限量款眼影盘,用户在其微信公众商城花98元购买一箱限量版营养快线后才能获得这一赠品,变相促进主打产品营养快线的销量。
数字营销时代,限时限量推出品牌周边屡试不爽,只要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内心,辅以适度的饥饿营销,消费者总是会买账的。
2. 合理制造反差
对于大部分品牌而言,推出周边产品获得销售利润往往只是一个附加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品牌的长远发展考虑:
获取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品牌调性植入目标人群的生活场景中,使之对其品牌文化拥有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
正如凯文·凯勒提出的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所说的,一个品牌的强势程度,取决于顾客在长期经历中对该品牌的所见所闻和所知所感,即品牌存在于顾客的心智中。
然而,在产品门类极其丰富且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品牌若想推出吸引眼球的周边产品,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制造反差感,让人有大跌眼镜的感觉。
但这种反差也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在给人惊讶之余也要让人觉得合理,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皮炎平卖口红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3. 重视社交媒体的传播力
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因此,品牌想要成功推出周边就要重视社交媒体的传播力。
例如,600多岁的故宫凭借“卖萌+搞笑”的高超技艺,成功俘获了年轻消费者的心,其旗下的淘宝店更是成为爆款聚集地,“两微一抖”也成为其圈粉的重要阵地。故宫正是从品牌文化入手,发力社交媒体,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周边。
综上,不难发现,数字营销时代,爆款周边的成功都有着其内在的营销逻辑。
只要掌握方法,品牌也定能get到“爆款周边”的打造秘诀,助力品牌实现声量与销量的双赢。
来源:品牌观察报 王晖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