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自行车店里的咖啡馆,即将开80平独立门店
“过几天,我的独立门店就要开业了!”熊棘告诉我这个消息时,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开心。
他创立的蓝莲咖啡开在山东德州,此前一直“蜗居”在朋友的自行车行里,30平米的店铺,一半卖自行车,一半卖咖啡,互相引流、互相帮衬。
干了两年,今年9月底,他遇到一个店面,位置好,在两家医院中间,刚需人群足够多,而且租金可控。
第一天去看,第二天约房东谈,第三天就签约了,而且一口气签了10年。
这份自信,来自这两年“蜗居”开店,熊棘培养出一大批忠实用户,他的店里,90%以上都是老顾客。
除了和顾客做朋友,熊棘还有个绝招:推咖啡周卡,也就是小型储值卡。
一次7杯,最低能优惠到6折以下。储值卡不好推,但他会直接跟顾客说,一张周卡100多块钱,就算我跑路了,你也就100多块钱损失。而且,不满意无条件退钱。
这不仅是预消费,还能通过周卡统计顾客数据,建立自己的“顾客信息库”,做大数据分析。
得益于这个“顾客信息库”,遇到新店面时,他发现新店位置方圆1公里内,有20~30个每周都去他店里喝2杯以上咖啡的高频顾客。
“这还等什么?肯定能开,这在我们四线小城市绝对足够了。”
在熊棘看来,前两年的店中店,是一段调整、磨合产品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他更换升级了设备,豆子升级100%阿拉比卡,产品迭代了好几次,磨出一套适合当地用户的产品体系。
他不怕换位置,“老顾客都成朋友了,一定会跟着走。”
04
店中店,实现咖啡梦想的新方式?
今年陆续接触了很多不同形态的“店中店”,这种模式的利弊非常明显。
优势在于“共享”:房租水电都有人分摊,成本能降到最低;客流来源广,和其他业态能相互引流;空间共享,能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局限性也很突出:容易被忽略,顾客不好找;空间视觉、门头宣传,甚至吧台设计,都受到限制;一旦所在店面的生意有变动,自己就会受到影响。
综合来看,“店中店”适合在品牌初期过渡,也可以成为独立品牌的分店。而独立门店,始终是独立品牌最完美的呈现方式,
“店中店”越开越小,也让我有了一些开咖啡馆的新思考。
1、咖啡梦想越来越理性了
越来越多的咖啡馆老板,把开咖啡馆当作一次理性的商业策划,而不是怀抱着一个梦想,盲目入局。
他们开始用店中店的模式,去打磨产品、找价格带、培养用户,不断加码成功的概率,减少开店的风险。
2、喝咖啡的人越来越多了,空间已经不是必选项
越来越多的顾客去买咖啡,真的只是为了喝一杯专业的好咖啡,不是为了“找个地方坐下来谈事”。
档口小店的生存,是建立在咖啡需求上,而不是空间需求上。
空间已经渐渐不是一家咖啡馆的必选项,有诚意、有记忆点的产品,和用心的顾客维护才是。
3、家里没矿,也开得起咖啡馆了
店中店模式,像是开咖啡馆的一次“低成本彩排”,或者“权宜之计”。
熊棘把店中店总结成4个字:投石问路。先把品牌做起来,再去开店。
“当你对未来方向摸不准、实力没那么强大时,店中店是一种降低运营、试错成本,去摸清市场的规律的方式。”
试错成本降下来,就算家里没矿,也能先从“店中店”开起来。
总之,店中店提供了一种实现咖啡梦想的可能:不在一开始就all in,先证明这条路能走。
来源:咖门 妮可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