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在于,上海以包容的态度接纳了这个商业新物种。
2015年盒马的超市+餐饮模式过于超前,以至于在许可证审批方面没有太多先例可供监管层借鉴。无论是超市食品经营许可证,还是餐饮服务许可证,都无法准确覆盖盒马业态。这种情况下,关键流程受阻可能会大大推迟商业创新的落地。恰恰是上海自贸区相关部门主动向上推进并最终获得支持,才让盒马这个伟大的创意没有胎死腹中。可以说,上海是盒马举足轻重的一位伯乐。
其二是,上海独有的饮食文化和生活腔调为盒马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土壤。
2016年盒马开出的7家上海门店在一年左右接连实现盈利,除了团队自身的努力外,还要归功于上海消费者的全情支持。长期以来上海都是全国消费能力城市排行榜上的佼佼者。强劲的购买力叠加独有的海派文化,让商业创新能够得到恰如其分的尊重和施展空间。这种从消费端呈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生活仪式感,让盒马起步就得到了可观的加速度。一边是盒马的全球好物和线上线下一体化配送模式,一边是愿意为高品质商品买单,对于盒马各项肉眼可见的服务升级最具感知力的上海消费者。双方的一拍即合,让盒马这场创业走向快车道。
其三,上海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让盒马在与顶级巨头贴身较量中不断进化。
生鲜也好,仓储会员制赛道也罢,上海都是强者云集之地。国际巨头纷纷落子上海,对于盒马来说并非坏事。一方面盒马可以在实战中反复测试、打磨新零售模式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与巨头的良性竞争是盒马不断进化与其他对手拉开差距的跳板。毕竟在优质赛道强者总是成对出现,口渴可乐和百事可乐,亚马逊与阿里巴巴莫不如是。这种相互审视完善自我带来的双螺旋发展,最终决定了时代背景下企业自我实现的高度与深度。
在这样的融合方式中,上海之于盒马既是昨天又是今天,更是明天。反过来看,盒马也在成为一张独特的“上海企业名片”,用自身的茁壮成长向外界转述这座城市的商业魅力。
城市企业相处样本:不是“交换的艺术”,而是合二为一
提到企业与城市的相处模式,人们总会想到一些类似的结论:企业对于城市来说意味着更多就业机会,其中大放异彩者更能成为城市的某种象征符号和本地人的骄傲。不过,除了纯粹的交换关系之外,二者可以加深了解彼此靠近的方法还有很多。
比如盒马的企业使命叫做“让远亲更近,让近邻更亲”。乍一看,这似乎与盒马的生意经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会让对盒马相对陌生的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实际情况是,盒马试图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构建出一个社区关系层面的超级入口。让人们拥有相同的身份标识,共享一种超预期的消费体验。当这些点滴之中收获的好心情变成每次相遇、相聚在盒马的谈资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也就因此而拉近。
包括盒马方面提及的盒区房概念,也并非是商业层面的包装。这更像是与好友戏谑调侃的方式,与企业蓝V式的字正腔圆截然不同。由此可见,盒马与上海的相处模式不是自上而下, 而是通过与每个个体发生交集后产生自发反馈。
这种人情味的实质,是盒马以主人翁心态把自身视为城市一部分的战略考量。作为城市一份子,盒马一举一动自然会超越商业层面,把目光放到城市与人文精神建设等更高规格的目标上。
相比之下,一些反面教材其实更能说明问题。底特律与汽车工业之间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在汽车行业的巅峰时期,有汽车之城美誉的底特律不断将城市未来押注在汽车这个单一行业上,试图以汽车带来的经济拉动力弥补其他短板。与此同时,20世纪50年代的底特律汽车巨头也投其所好,将全部资源置于生意当中,却不参与到城市多元建设与提升员工福利方面,最终豪赌失败导致城市破产。待汽车产业衰退后,人们才惊觉,这座华而不实的城市竟然住宅老旧、缺乏基础商业支撑与成熟公交网络。昔日辉煌的汽车之城很快变成了破败、混乱的燃烧之城。
从盒马与上海到汽车行业与底特律,南辕北辙的命运转折中不难看出,企业与城市如果只停留在利益层面的置换,绝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拿出长久相伴的决心和诚意,才能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共赢。就像前有上海以包容之心接纳了前途未卜盒马,后有盒马X会员店投桃报李,为上海年轻人贡献新的打卡拔草地标。
当企业创新与城市发展都能本着这种“利他”的发展精神前行,相信会有更多盒马式商业奇迹拔地而起。
来源:阑夕 阑夕工作室出品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盒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