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长期价值,在于用算法来优化和覆盖营运中的一切”。在近期参与高瓴资本张磊的一次关于长期价值的直播对话中,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说了这段话。
庄辰超,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去哪儿网的联合创始人、CEO。2015年,携程并购去哪儿后,庄辰超出走。2016年,成立便利蜂。
便利蜂品牌,走过不少弯路。比如做共享单车、无人货架,都失败了。只有便利店项目,势头正劲。一位便利蜂店长对《锐问》颇为得意地说,“全家开到2000家用了七年,便利蜂两年多时间就开了1600家,不是一个打法。”
狂飙突进,资本燃烧
北京被称为“便利店荒漠”。
近些年如131、邻家、全时等便利店品牌,在这片土地的拓展相继失败。而在北京扎根二十年的好邻居便利店,2018年开始扩张,但因成本等因素,又关停了一些未盈利的门店,规模一直保持在300家左右。
除了租金成本高,面积大、少商铺等固有因素外,也与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够友好”相关。好邻居CEO陶冶告诉《锐问》,17年“疏解人口”、治理“开墙打洞”等政策,客观上也对便利店的市场和数量造成影响。
作为对比,便利蜂在北京已经拥有超过500家门店。这是一份难得的成绩。
传统便利店是一门资本化率低,资本积累相对缓慢的生意。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0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报告,单店日均销售额约5297元,同比增长约4%;二线城市典型便利店净利率仅有5%。便利蜂的打法则是互联网模式。
(据透露,累计融资达15亿美元)
多数便利店在扩张时,采取加盟模式。便利蜂则完全自营。
单店投入堪称财大气粗。有便利店资深人士吴萌曾对《中国经营报》分析,一家门店的装修、设备至少在60万元左右;一位北京便利店资深高管则表示,单店投入应该在100万左右。
《锐问》调研后发现,便利蜂在人力、设备、租金等方面的投入,明显高于同行。设备如烤箱,进口牌10万元/台,国产牌3-5万元/台;咖啡机,7-8万元/台。单店店员数则与营业额挂钩。以日营业额2万-3万元,4-5个员工的情况举例:
薪资标准,月工作167小时以内,拿固定底薪,3000元左右;167-200小时,28元/小时;工作200小时以上,38元/小时(2018年底取消了这一项);提成,按日营业额计算。最高一档是“日营业额5万”,店长每月提成可达2万。
据悉,相似的选址、销售额规模下,便利蜂店长能拿到1万元左右收入,而711只有一半。
一位天津店长告诉《锐问》,早期品牌推广阶段,便利蜂还采取了烧钱租商业楼的策略。“便利蜂在天津’CBD’的一个商业楼租了四层,共一千多平,但单店营业额只有3000-4000元/天,还比不上日租金,一年起码亏50-100万。”据其透露,目前天津有五百多家门店,真正盈利的不超过三分之一。
目前官方消息称,北京地区门店已经实现盈利。
核心是算法,和711的方法论
便利蜂有一定成绩,庄辰超把它归功于算法,但细究之下,内核还是711的方法论。
这些方法论,基本可以从日本711创始人铃木敏文《7-Eleven经营秘籍》中找到:
打造自有品牌。2007年,711推出自有品牌Seven Premium,零售额占比超四分之一。便利蜂也打造了“蜂质选”,从一开始仅有三四个SKU,到如今上百个SKU,从饮料到打火机,几乎涵盖各个品类;
门店个性化。2014年,711独立运营店铺改革,创立了以店长为核心,建立满足地区商圈内固有消费者需求的个店经营模式。便利蜂在热食上“快速创新,快速迭代”、电子标签的应用均吸取了这一点;
算法,加人的经验。711的策略是将订货决策权下放至兼职和小时工,员工会通过销售终端(POS)提前掌握前一天的数据,去年同期的数据,同天气下的数据,作为预测参考数据。
在很多方面,便利蜂都参考了711。而和711相比,这家新型互联网公司更重视算法和快速迭代。这一点体现在SKU迭代、内部人事考核等各个方面。
热食“迭代”:热食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拥有高毛利、销售占比高的特点。便利蜂有专门的食品研发部门及自有中央厨房。一般每周二上一个新的关东煮品类,每周三上一个新的热菜,每周四上一个新馅料的包子,根据单店销售情况,决定相关品类的去留。
电子价签:一般一个便利店,有200-300个SKU使用电子价签,主要是面包、饭团、酸奶等日配品。系统会根据昨日同期库存、当日销售情况动态打折,以高效消化库存。通过这些手段,做到“千店千面”的状态。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便利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