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市场竞争在加强,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很多顾客往往会是多家折扣店铺的粉丝,今天他家有我要的,我可能就去他家买了,明天你这儿有我需要的,我又会来你这儿买。”林涛管理的店铺目前拥有超过1600个SKU,在他看来,消费者对SKU丰富度的要求远高于对店铺的忠诚度。
而在线下,随着实体店数量的不断增加,竞争也异常激烈。经营者们正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与顾客之间的强关系链接。例如长宁区某食品折扣店的老板会主动引导用户扫码进社群,通过社群运营提高复购率。
很明显,临期食品市场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然而,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必然引发我们更深度的思考:临期食品生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除了足够低的价格、足够丰富的SKU外,临期食品更是一门精细化运营的生意,核心在于对供应链的把控,以及更高效的进销货匹配能力,唯有此,才能在临期食品市场跑得更远。
未来机遇
即便是在经济低迷时期,也并非所有企业都会受到负面影响,折扣店便是一例。
2016年8月,正当美国面临线下零售业的低谷期时,一家名为Dollar General的廉价折扣日用品社区连锁超市宣布,买下沃尔玛旗下 41 家社区超市(Walmart Express)。
Walmart Express是沃尔玛在2011年尝试的社区超市,像是紧凑版沃尔玛和折扣店的混合,然后这种业态只存在了5年时间就宣告结束,沃尔玛于2016年宣布关闭所有102家Walmart Express。
当时曾有媒体分析这桩让人有些惊讶的收购事件,认为沃尔玛社区超市开不下去的一大原因正是有诸多像Dollar General这样的折扣店已经密集布局社区,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
一项针对全球零售业的研究表明,折扣店将是未来十年发展最快的业态,它的复合增长率为5.6%——远远高于大卖场的2.5%,甚至也要高于便利店的5.5%。
成就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便是庞大的市场规模,虽然零售君没有找到直接数据,但以下两个统计数据或许能间接说明我国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
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2006年~2016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从4240.36亿元增长到22156.4亿元,预测到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
此外,我国每年还要进口大量海外食品。据统计,2018年我国进口食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人民币。
结语
3年前,林小皓曾在合肥开了四五家实体店,因选址问题陆续关闭,唯独位于合肥银泰城的店铺在整体价格下调30%后,营业额上涨了四五倍。这让林小皓十分看好线下店模式。
今年9月,林小皓计划在上海、苏州、南京、合肥、北京等地陆续开出10多家甩甩卖线下店“东罗西搜”,未来,在全套流程跑通后,还将考虑加盟模式。
在选址方面,与多数开在社区、菜场、学校的折扣店不同,林小皓认为,哪里有便利店、星巴克,就应该往哪里开。
在他看来,一方面社区里已经布满了各种零售业态,想冲进去分一杯羹比较难;另一方面,年轻白领对进口食品的品牌认知度更高,也更容易接受进口临期食品折扣点这种业态。
作为互联网企业,好食期得到了阿里的支持,坚持继续加强供应链,以及流量获取能力的建设。
以拾惠惠、悠品食惠、T3进口食品为代表的线下临期食品店,正在积极拥抱加盟模式,从一线城市不断下沉开店。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临期食品市场将出现越来越丰富的零售业态。
然而,这或许只是食品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如果真像邱喆所言,临期品只是错配资源后的结果,那么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当生产端能够实时匹配需求,并及时提供商品时,临期食品是否也就不复存在了?
* 文中林涛为化名
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从浅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临期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