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从 2019 年第三季度开始,三只松鼠就出现了业绩下滑的迹象。数据显示,三季度的营收为 22.03亿元,净利润为2921万元,同比下滑 50.95%。
随着政府补助的减少,三只松鼠追逐线下,能否自负盈亏是一个问题。
在山东商报的报道中,三只松鼠从去年开始谋求线下市场,但收效并不明显。走访三只松鼠济南线下门店发现,门店内的客流量较少,在走访的一小时内,仅有零零散散的客人走进门店。
一位想要加盟的投资者说,目前三只松鼠电商产品和实体产品还是共享统一渠道,然而电商渠道的产品却非常优惠,顾客完全可以拿着手机进店对照买,换句话说,三只松鼠线下对手不是来伊份,而是自己的线上店。
虽然三只松鼠的线下门店正在加紧布局中,但也考验三只松鼠门店管理能力。线下门店的管理对成本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最终不但提升净利率水平无果,反而会增加额外的开店费用。
三只松鼠2012 年最早进入电商领域,抓住了第一波线上流量红利而迅速成长壮大。虽然近年线下快速扩张,但线上仍占到公司营收的近 90%,是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
尽管国内互联网渗透率仍在提高,增速却放缓显著,互联网红利正在转弱,线上用户引流成本已达到150-200元/人的区间,各同类品牌为抢占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
三只松鼠仍面临众多品牌的竞争,正如三只松鼠在线上的强势,在线下三只松鼠还有很多学费要交。
在零食的同质化情况下,不仅产品要做好,渠道也很重要,企业市场份额占的越高,被消费者熟知的程度越高,线上线下购买的体验越好,销量才会高,才会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产品把控的老问题
三只松鼠对食品质量把控较差。2017 年起三只松鼠多次因质检问题被有关部门通报,截止到 2020 年 4 月,黑猫投诉平台上的三只松鼠产品质量方面投诉达到515条。
究其原因是三只松鼠采用的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代工贴牌式的生产模式存在产品质量控制不到位的隐患。在流量红利期,此模式能帮助三只松鼠迅速提高知名度,实现产品矩阵的快速调整。
但代工模式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整体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等问题突出。
做食品品质很重要,从消费者角度,食品安全>口味>价格>品牌,像食品安全和口味做的好的品牌,会越来越好,反之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再大的企业口碑一夜就会受到影响。
同时,三只松鼠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较低。2014-2018 年,三只松鼠研发投入只占到了营业收入的0.32%左右,远低于同行业盐津铺子同期2%的水平。
在新零售背景下的充分竞争市场阶段,存在产品同质化与可替代性的风险,不具备长期优势。
除了销售渠道过于集中,高度依赖线上,线下渠道欠缺,线下门店的规模不够的情况,三只松鼠产品品类较为单一,在全品类转型过程中出现坚果类、零食类两头独大,其他品类销量不足的现象,应对季节性变化和消费习惯变化的风险能力较差。
2016年以来,三只松鼠不断拓宽产品品类,已基本完成从坚果品牌到全品类零食品牌的转变。从数据来看,2016-2018 年坚果收入占比从70%降至53%,零食类占比从 20%提升至36%,可以说全品类拓展成果明显。
但是离全品类均衡发展还较远,出现坚果类、零食类两头独大、其他品类销量不足的现象。
2016-2018年,坚果类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依次为69.83%、63.38%、52.97%;
同期,零食类比重分别为19.60%、25.47%和 35.80%,两者合计份额近90%,两头独大的现象明显。
2020上半年,三只松鼠分产品来看,坚果产品报告期实现营收28.13亿元,同比增加11.38%;烘焙产品营收7.31亿元,同比增加7.90%;肉制品营收6.92亿元,同比增加39.20%;果干产品营收3.65亿元,同比减少8.91%;综合产品营收6.09亿元,同比增加59.2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除果干产品外,报告期内所有产品系列营收均同比增长,但半年报显示,五个产品系列营业成本增幅均超过营收增幅,致使产品毛利率全线下降,坚果、烘焙、肉制品、果干及综合产品毛利率分别下降6.64%、2.31%、5.40%、4.32%和4.12%。
合并利润表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成本为39.00亿元,上年为31.19亿元,营业成本增加了近25%,远超营业收入增幅。
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在无法靠产品本身做到差异化,品牌,促销,渠道无法再维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三只松鼠还是要细分消费群体,还是得在产品研发和运营效率上下功夫。
对于一个不爱吃零食的零食品牌创始人来说,可能在企业初期靠巨头的皮毛能快速成长,但是到达一定规模之后,不管是组织机构升级,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都需要创始人自己先变革自己。
目前休闲食品行业群雄割据,小散乱现象依旧突出,谁能成为带头大哥,还需要很长时间。
来源:财经无忌 韦航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三只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