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国曾对媒体说,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约400吨;而星巴克在中国地区年消耗塑料吸管也在200吨左右;另一组数据是,2019年全国塑料吸管产量近30000吨,约合460亿根,人均使用量超过30根,
这个市场太大了。
风口在,国内餐饮企业马上参与进来,也开始不服“管”。
比如喜茶的动作就很快。在北京,喜茶的外卖已全部默认配送纸吸管;在上海,喜茶甚至开了一家“快闪店”,拿丢弃的塑料杯做文章。全场都是醒目的可回收标志、满满的绿植,以及无处不在的环保主题属性——无时不刻的在告诉客人,中国餐饮企业也在参与全球环保。
供货端,也有人向南京鹏力这样的头部企业发起挑战。
一位叫陶泽鑫的90后青年开启了纸质吸管暴富神话。他在今年3月份跟朋友合伙租了一间800平米的厂房,在东莞花了20万采购三台纸质吸管制作机器,到了4月,陶泽鑫的电商店铺就开始陆续接到了很多餐饮店的订单。
之后他扩大生产,招了15个工人,日夜不停的制作纸质吸管。7月1日到10日,10天时间里,陶泽鑫赚了100万,这些订单都是一个星期后开始发货,为了增加产能,陶泽鑫又去购买了三台机器……
小伙子的“事迹”被搬到网上,文章的最后发出诱人的提问:面对这个百亿商机,你会如何做呢?
但现实的另一面,也表达出制造纸质吸管的水土不服。
一家位于安吉的企业进入纸质吸管领域。然而每吸管都需要用三层纸卷制而成。由于每个客户的需求不一样,纸张的规格也各不相同,每次生产都需要调试机器。即使能顺利完成制作,烘干又是一个让不少没经验的企业头疼的难题。
所以这场吸管的战争打到今天,根本就不是塑料吸管和纸质吸管的战争,而是消费平台之间,供货企业间的战争。
一切看来都是美好的——绿色、环保、可持续、钱,这似乎是一个谁都想进来大赚一笔的市场。但行业内人士却对不断增加热度的吸管秀表达了隐忧。
一位长期从事环保政策研究的学者对此非常担心:用来制造纸质吸管的纸浆,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生命周期非常长的产品,要从树林开始,然后制成纸浆、制成纸,这个环节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它的整个全生命周期比塑料耗费的社会资源是远要多,它无非把下一端的白色污染转化成上一端的工业污染而已。
他还认为:麦当劳杯盖替换吸管,是在绑架舆论给自己做嫁衣,弃用传统吸管采用盖子+吸嘴的方式反而增加了塑料的消耗量,你说塑料吸管和加吸嘴的塑料杯盖本质上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样的疑问,在C端消费者看来,正是环保背后令人无法捉摸的商家理念。
除了诟病纸质吸管质量堪忧外,也有人在微博上发出耐人寻味的评论:虽然塑料吸管不环保,但好多纸质吸管很容易破损,反而会加重浪费和污染,希望不会像限塑令那样,现在的塑料袋依然很泛滥。
事到如今,纸质吸管取代塑料吸管的步伐是无法停下了。有关吸管的战争看似一片人声鼎沸,但在各方利益驱使之下,环保事业和莆田那个将要下岗的经理张然一样,真的能找到出路吗?
来源: AI蓝媒汇 作者: 黑羊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吸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