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奈雪、星巴克在三线城市开的店,比二线城市都多;蜜雪冰城、古茗,早已开始抢占县城市场。
大牌下沉、强敌环伺,常常有人问我,现在创立一个新品牌,还有机会吗?我找到3个成立不到2年的新品牌聊了聊。
01
头部下沉,新品牌还有缝隙生长吗?
前几天,DT财经发布了一组数据:喜茶、奈雪、星巴克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开店数量,已经超过了二线城市、正在接近一线城市。
细思极恐,当品牌力、产品力、供应链触达力更占优势的头部品牌,开始打下沉市场,新茶饮会迎来“寡头时代”吗?
一方面,新品牌的机会窗口正在关闭。即便在2018年,哪怕后劲乏力,鹿角巷、答案茶等品牌,还是能通过一款产品引爆市场。进入2019年至今,新晋品牌想一炮打响,太难了。
另一方面,泡沫与浮华尽去,茶饮开始进入存量市场。
狂飙突进之后,一二线城市有喜茶、奈雪、乐乐茶这样的品牌强势吸引流量,而几乎每个二线市场,都有强势本土品牌驻守,三四线城市,更有蜜雪冰城、古茗、益禾堂等品牌生猛扩张。
这样的市场还有缝隙,给新品牌生长的机会吗?我找到3个刚刚“萌芽”的新品牌聊了聊。
02
珍珠突围:放大“手作”的场景感
成都远洋太古里,是奶茶女孩的天堂,却是茶饮从业者的“关卡”——30+奶茶品牌同台竞技,稍有不慎,就会被残酷淘汰。
2019年11月,成立半年的圆真真,把第3家店开在了太古里,周边100米距离内,有书亦烧仙草、茶百道,也有CoCo都可、1点点。喜茶、奈雪、乐乐茶就在200米开外。
但圆真真没有被淹没。18平的店铺,平均每天近2万营业额,圆真真在15个月时间,开出了30家店,在小红书上被称为“成都最好喝的珍珠奶茶”。
在竞争激烈的成都,以家家都有的珍珠奶茶为主打,圆真真如何打响这个招牌呢? 圆真真创始人谢瑶说,在台湾看到的“手作珍珠”给了她灵感。 消费者对珍珠“不健康”的误解由来已久,珍珠的口感却又让消费者欲罢不能。考察了多地手作珍珠品牌,谢瑶发现了痛点,“手做珍珠不是在海报上写四个字就可以的,是要让消费者所见即所得。”
而大部分品牌,只是在后厨或者吧台放了一台珍珠机,手作的展示没有体现。 如何在门店里“放大”手作的流程?圆真真用了2个办法:
1、把手作场景放大,吸引顾客来看
谢瑶和团队想到了“粉圆制造局”,邮筒的颜色、复古的风格,把手作场景强调出来,吸引目光。
在半透明的“粉圆制造局”里,谢瑶安排了专人制作珍珠,让消费者肉眼可见。
2、把一个环节放大,重点展示手工揉面
珍珠的制作流程是:木薯粉加入和面机搅拌形成大面块,大面块分割成小面块,投入到珍珠机,随后做出各种口味的珍珠。
圆真真把其中“分割面块”的环节放大,作为重点展示。在消费者的印象里,圆真真门店,总是有员工在手动揉面。
除了制作者,机器也是一种呈现。如果用大型的珍珠机,做得太快,就没得看了,所以圆真真选择了小型珍珠机,不间断地做给你看。
手作的场景感呼之欲出,消费者的尝试意愿就大大增强了。
展示手作,也是把双刃剑:门店里相当于1个人工要被“浪费”。 为了降低人员损耗,圆真真设定了展示“时间”,集中在每天下午12点~3点、6~8点两个高峰时段。
03
水果新用:在展示区、备餐区“拉客”
比圆真真开店还晚大半年的唐饮,2019年1月13日开业,以手剥荔枝、现煮芋泥为主打产品,以唐朝文化为空间主题。
客单价在25元上下的唐饮,很快在郑州刷出了存在感,最高峰时期一天出杯量近千杯。 规模不大的唐饮被我注意到,源于其吧台的设置。
唐饮的吧台是双动线,一条是制作线,而另一条是备餐线。吧台被分成了四个区域:展示区、备餐区、点单区、制作区。后两个好理解,前两个区域是什么用意?
1、展示区,用新鲜水果把人引过来
唐饮的门店很吸睛,而原因不仅是门头,在于展示区赏心悦目的“水果堆头”。 走过路过的消费者,不进门,透过玻璃橱窗,就可以看到竹筐里的水果。
一种“这家店新鲜、健康”的既视感随即产生,进去看看的几率增加了几分。
草莓、凤梨、水蜜桃、荔枝、葡萄,新鲜的当季水果,组合起来,就有了“拉客”的功能。
2、备餐区,用“全程可视化”把人留住
走进唐饮的门店,能看到店员在展示区旁边的备餐区,给荔枝剥皮、去核。 类似于餐饮界流行的“明厨亮灶”,唐饮把整个制作环节“可视化”。常规茶饮店在后厨完成的清洗、分切水果、泡茶、煮芋头等环节,唐饮全部都搬到了吧台。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