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从来就不存在垄断一说。
凶猛如海底捞,虽然火遍全国,却也挡不住巴奴、小龙坎各自精彩;厉害如喜茶,即便一杯难求,还是不妨碍奈雪、乐乐茶风生水起。
细分到咖啡界,当了多年老大的星巴克,在2018年遇到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对手。瑞幸在营销方面表现出的天赋,以及骨子里的互联网基因,一度打得星巴克喘不过气来。
如果不是爆出巨额财务造假事件,瑞幸跌落神坛,这场对决的胜负还能很难分出。
如今,面临摘牌危机的瑞幸想要再回巅峰已然希望渺茫。品牌一旦在消费者心中“人设”崩塌,要再翻身,简直难如登天,毕竟谁也不愿与造假者为伍。
对瑞幸而言,这无疑是最坏的时刻,但对其他咖啡品牌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时刻。瑞幸用十几亿烧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咖啡市场,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新一轮竞争由此拉开序幕,谁将脱颖而出?
中国咖啡1.0时代落幕
“一个尽善尽美的咖啡店就应该像是公共的起居室。人们都希望获得令人梦寐以求的咖啡体验,这才是理想的受人欢迎的‘咖啡时间’。”泰勒·克拉克(Taylor Clark)在《星巴克:关于咖啡、商业和文化的传奇》一书中这样描述星巴克“第三空间”的构想。
彼时,星巴克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杯咖啡。这种精神内涵,让人们对它趋之若鹜。
同样受到追捧的,还有不断涌现出的一批各有特色、注重体验的“后来者”,比如曾经席卷国内咖啡市场的本土品牌漫咖啡,以及诸多韩系咖啡店,如咖啡陪你(Caffe Bene)、动物园咖啡(Zoo Coffee)等。
图源漫咖啡官网
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需求的多元化,多年后我们再看中国咖啡市场,把顾客留在店里享受“咖啡时间”,已不再是一家连锁咖啡企业成功的唯一因素了。
上述咖啡店虽然体验美好,但高企的开店租金、产品开发和人力成本,成了它们扩张的最大障碍,在后起之秀凌厉的开店攻势下,它们日渐式微,有些退守二三线城市,有些则关门大吉。
取而代之的,是规模更小、更灵活、更具性价比的咖啡连锁店,它们在市场中逐渐成为新主流。
以2018年瑞幸崛起为分界线,中国咖啡的1.0时代黯然落幕。
大型体验式咖啡连锁的落败,背后是国人对待咖啡态度的根本转变——喝杯咖啡不再是一件具有仪式感的事,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因此,在新一代咖啡连锁品牌的竞争中,谁能提高流通效率,谁就有望成为核心玩家。
最像瑞幸的咖啡品牌
“这家连锁品牌的咖啡,口感是星巴克的水准,价格却是瑞幸的水平!”这样的评价是给本土咖啡连锁品牌Manner Coffee的。
在瑞幸陷入财务危机前夕,这家低调的咖啡品牌悄然进入了扩张通道,从2019年末到2020年初,Manner走出上海,先后在苏州、深圳、北京,成都开出连锁门店。
与瑞幸的激进不同,成立于2015年的Manner在上海蛰伏了5年,从“菜场咖啡”一路成长为魔都网红咖啡。如今,在上海静安寺瑞欧百货地下一层,一个不到3平方米的角落铺位内,Manner一样把咖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中午时间,附近办公楼的白领会排着队来购买咖啡,即便在它附近就有一家宽敞的星巴克,依然无法影响顾客对它的偏爱。
的异军突起其实有迹可循。从事商业传播咨询的上海单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陈良昭指出:“一个咖啡馆最重要的3个成功要素是产品力、价格和位置。瑞幸之后,符合这3个条件的,机会变得非常大。”
首先是高性价比。10元一杯意式浓缩咖啡,20元大杯手冲咖啡,20元大杯澳白,如果自带杯子还能再减5元。至于咖啡的品质,在上海南阳路开出第一家“菜场咖啡”时,Manner的老板韩玉龙就说,他使用的咖啡机、磨豆机造价不菲,咖啡豆也是精挑细选,打造的是“花10元喝到15元咖啡”的顾客心智。
其次,Manner的扩张模式非常统一:选址在购物中心的角落位置,不超过5平方米的咖啡加工区,足够容纳1~2名咖啡师,但不设舒适座位区,客人只能即买即走;菜单全国统一,不超过10款咖啡饮品,价格在13~25元,同款产品比星巴克低50%。
在成都,Manner在相隔不到2公里的国金中心和仁恒置地开出3家门店,其中的2家位于国金中心的1楼和6楼,这种集中扩张的方式,非常接近星巴克早期的打法——在马路对面同时开出两家店,产生放大效应,吸引更多客流。
目前来看,正是以外带为主的轻型店铺模式让Manner有了大规模、标准化复制的基础,并增强了在成本上的管控力。Manner至今没有开放加盟,也从侧面印证了轻店模式的可持续性。
在咖啡连锁的先行者中,星巴克的打法是既追求快,又追求品牌质感;瑞幸的打法是营销+大规模扩张。Manner更偏向后者,但与瑞幸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国内,制约大众消费咖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价格。而瑞幸在打造品牌形象时,通过营销导向和视觉设计塑造品牌调性,让消费者不会因为咖啡价格便宜而调低对它的定位,国内许多连锁咖啡品牌就缺少了这种能力。”陈良昭告诉零售君,“在大众咖啡市场,品质不错且价格便宜,还有一定调性的品牌,才会有更多人选择。”
这里不得不提到成立于2014年的连咖啡,它是最早尝试互联网+咖啡这种轻运营模式的品牌,店内不设座位,顾客网上下单,门店提取,这种做法填补了当时的市场空白,使连咖啡取得了先发优势,但当外卖成为咖啡连锁的标配时,连咖啡很快被品质更好,模式相似的后来者所取代。
咖啡2.0时代的隐形玩家
如果说“轻模式”的连锁咖啡品牌已经能独步市场,那显然言之过早。在不那么正面的“战场”,还有两位强大的对手。
以流量巨头著称的便利店咖啡,作为外来竞争者,同样对这个高速发展的市场虎视眈眈。
4家知名的便利店都拥有自己的咖啡品牌:全家有湃客咖啡,7-Eleven有7-Coffee,喜士多有喜咖啡,罗森有LC咖啡,这些看似外行的玩家,正以不容小觑的速度向传统咖啡连锁业进军。
在便利店出售的咖啡大多以美式和拿铁为主,但凭借便利店巨大的客流量,销量十分惊人。
以全家的湃客咖啡为例,它的销量已经排在了集团2000多种产品的前三名,2018年销量即突破5000万杯,2019年更是奔着1亿杯去,这个销量是瑞幸的5倍、星巴克的近10倍。
如此庞大的市场潜力,激发了更多便利店投入咖啡市场的争夺战中。罗森中国区总裁张晟在接受零售君采访时说:“我们内部已经完成了对咖啡品类的一次大调整,会正式进军咖啡市场。”
2012年开始,罗森在上海试点卖现磨咖啡,8年内一直处于谨慎试水的状态。此前,全国各地区的罗森门店内没有统一的咖啡品牌,口感也不尽相同。比如,北京罗森和乔雅咖啡合作,上海和大连的罗森则分别开发了自有品牌LC咖啡和Miao先森咖啡。
这种散兵游勇式的发展模式,背后是对成本的顾虑。
“做咖啡有原材料、设备和宣传的投入。比如中国销量比较大的是拿铁,拿铁有两种做法,一种用奶粉,一种用鲜奶,如果罗森坚持用鲜奶的话,每天的报废可能远远大于一家传统的咖啡店,需要不断调整市场需求和成本间的平衡。”张晟告诉零售君。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瑞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