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需要如履薄冰般的谨慎,但亦不必悲观失望。
5月11日,全时便利店运营方发布告知函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20日24时结束经营。
▲公众号“全时便利店”截图
尽管上述公告发布不久后就被删除,但由此引发的关于便利店的讨论仍在继续。
1
最好的时代?
便利店是个舶来品。自1992年,第一家7-Eleven引入深圳算起,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已有28年的历史。
根据便利店发展的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时,便利店发展进入导入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进入快速成长期;当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进入行业激烈竞争期。
2016年,我国的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国内便利店的个数也超过40000家,发展步入快车道。
在这其中,既有以7-Eleven、罗森为代表的日资便利店;也有中石油昆仑好客、中石化易捷、美宜家为代表的本土旧零售便利店;更有以苏宁小店、便利蜂等为代表的本土新零售便利店。
与此同时,便利店也因其面积小、品种集中,可提供更多的即时消费体验等特点,逐渐成为掌握城市通勤“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武器,受到众多资本热捧。
全时就是被追捧的对象之一。
2
全时经历了什么?
成立于2011年的全时,早期对标7-Eleven在北京发展。成立之初,全时曾雄心勃勃地提出“年内千店,5年万店”的计划。
全盛时期的全时,商业版图拓展至北京、南京、天津、长沙、成都、重庆、杭州、苏州、武汉、廊坊等多个城市,门店总数近800家,仅在北京就有400多家门店,成为了北京便利店市场的“佼佼者”。
此后,全时的发展变得颇为波折。
全时便利店总裁张云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时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目前唯一的超重资产模式运营的内资便利店。
所谓超重资产运营,就是在便利店中增加现场烹饪设备和多人用餐区,单店的投资规模超过150万元。
例如,全时将“中央厨房”定为核心竞争力。店内的后厨场地面积,可以满足后厨完成近20种盖饭的加工。
在店面设置上,全时开辟出门店一半的面积放置桌椅,可容纳50人同时用餐。
曾有一则新闻报道说:全时便利位于北京丰台的总店,看起来既像餐厅又像咖啡厅,还像便利店,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然而不管看起来像什么,这种经营模式的成本肯定不低,支撑运营的资金链必须畅通且健康。
2018年11月份,全时母公司复华控股公司旗下P2P平台海象理财“爆雷”,直接将危机传导至全时便利店。其后,全时北京、天津、廊坊、成都4个城市的500家门店归于新股东山海蓝图公司。
2020疫情袭来,山海蓝图接手1年零3个月的全时便利店再次面临困境。
3
便利店要“完”了吗?
对全时便利店的退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认为,其中既有自身经营问题,也有疫情影响因素。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全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