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零售业进入下半场
2020年刚刚走过40多天,然而一场疫情之下,客流量犹如瞬间褪去的潮水一样,让整个零售业的尴尬暴露无遗。
最先难堪的是餐饮业。春节前,为了留住员工各家餐饮企业出手阔绰地发放年终奖,同时,为了备战即将到来的春节旺季和原材料涨价,各家餐饮企业加紧采购,把后厨用料备得满满当当,当然,账上的现金也基本快要见了底。
然而谁也没想到,临近春节的前几天,全国拉响了疫情警报,往日熙熙攘攘的商业街购物中心,顿时门可罗雀。
这一尴尬的的背后,缺乏有效地供应链支撑,是餐饮、零售企业多年未决的隐患——想要进货价格便宜,就得大批量采购;想要旺季有得卖,就得淡季多囤货。
继餐饮业之后,一些中小网商在春节之后也面临尴尬。由于疫情迟滞了务工人员返城,第三方物流迟迟无法满额复工,中小网商眼看着消费者的订单压在手里,苦于发不出货。服装企业尚可忍耐一阵子,但是对于众多农产品电商来说,在枝头和田间已经成熟的瓜果蔬菜却等不起。
生存困境的背后,根源仍旧在供应链。
2018年,拼多多的上市,透支了资本在平台型电商模式的最后一丝力气,正如此前那位投资人所言:“此后,平台型电商已经很难找到机会了。”
然而与拼多多前台业务膨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后台仍旧缺乏有效的供应链体系和物流体系,无法稳定提供货源、无法保证货品质量、无法及时配送订单,平台型电商的弊端在此次疫情期间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也导致从1月21号以来其美股市值跌落明显。
2020年,中国零售业犹如20年前世纪交替时一样变革如潮涌,零售业的下半场也意味着“平台时代”将走向“供应链时代”。
也正是在这一年初,作为国内最大的零售平台,京东将其战略定位明确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其将再次强化在供应链领域的优势。
最近几天,京东的“移动菜篮子”工程已经开始深入到武汉、襄阳等10多个地市,借助自身的供应链能力,每周可以解决10多万家庭的买菜难问题。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一家传统认知的电商企业的能力范围。
面对此次疫情引发的医疗、民生物资供应问题,京东的供应链正在为武汉乃至全国提供着充足的物资保障,无论是海外紧急采购医疗物资,还是定点医院门前的最后几百米配送,乃至与湖北省政府合作承建其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京东历时多年锤炼的全链条供应链能力,在这样的一个危急时刻得到了全景展现。
2020年的这一场全民抗疫之战,或将成为中国零售业的又一个分水岭,也必将加速中国零售业在供应链上的重新思考。
(来源:新摘商业评论 作者:伊米)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零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