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快递柜的普及,这一部分的市场空间和红利都会被挤占,未来这一格局也会逐渐发生变化。
李哥说也在探寻增量市场,他跟我举了两个例子。
他说下沉市场空间其实很大,电商市场下沉,带动快递业务下沉。
很多村镇其实都是集中取件,而且很多都是夫妻店,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集中通知的场景。
到了取件高峰,店里一家人就趴在那打电话发短信通知收件人,他觉得这里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用户属性不变,需求是一样的,产品也可以复用,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快速触达这些市场并发展新用户。
而且有些地方年纪大点的人,他们也不怎么用智能手机,基本就是通过电话和短信来获取通知,所以他认为云喇叭还有人群拓展的空间。
另外,除了快递场景,外卖场景也有增长空间。
他实地去大学城周边调研了很久,不同于美团、饿了么在大众市场的骑手一对一专送模式。
高校的外卖配送慢慢都采用集中配送的方式,即校外统一收餐,校内分餐派送,宿舍楼下设取餐点。
目前,通过数据看,云喇叭每天的通知近10% 是外卖市场。在李哥看来,这都是可以探索的增长空间。
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聊的都是产品、业务和运营,聊的都是怎么具体做,没有扯那些网上能看到的各种概念,一切都很接地气。
在我看来,李哥虽然认为自己不是专业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但我认为他比很多产品经理做得都要到位。
第一,善于思考,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行动。
他离职创业前已经是上市公司高管了,仍然每天关注一线问题、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和市场,然后自己亲自去试。
而且想好了就干,PPT都没有就去见了投资人,拿到融资就找人开干,从不犹豫。
这需要思考,需要洞察,最重要的是开始干!
第二,到用户身边去,观察用户行为,洞察用户需求。
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快递小哥混在一起,“喇叭哥”也是快递小哥们亲切叫出来的。
通过和目标人群的深度接触,他能更深刻的理解用户需求,然后通过产品解决他们的问题,从而创造多方价值。
然后从用户反馈中不断获得产品调整的策略,并且不断去一线,去一线感受市场、去一线发现增长空间。
第三,产品思维不玄乎,就是用心做好每个细节。
现在“产品思维”一词被包装了太多的概念,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产品思维到底是什么了,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玄学。
李哥不懂产品思维,他问我,我也没说。
但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其实过程中的逻辑、用心、行动,都是产品思维的落地。
把一款产品用心做好、用匠心去打造它、用它创造多方价值的思考方式,在我看来就是产品思维。
我们不需要过于刻意去把一种做事方式包装成概念,其实大部分把生意做成的,都有很强的产品思维以及用户洞察力。
产品思维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一套行动准则。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用心、匠心、价值。
为了这三点,我们会找到很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做事的过程中形成的方法,不就成了方法论么!
所以我也一直认为:不是先有了方法论才做成了事情,而是做成了事情,自然就有了方法论。
做一款产品、写一篇文章、计划一场旅行、安排一次活动,都是做事,都是做产品,都有对应的方法。
写在最后
不以事小而不为。
再小的事情,只要用心做,就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大部分人停留在“想”的阶段,下地干活的永远是少数。
不要想那么多,事情是干出来的,去干就行了。
一旦开始干,事情本身的进展就会不断调整初始的想法,这跟做产品的MVP理论是一样的。
3分钱的产品生意如此,我们亦是如此。
来源: 微信公众号:唐韧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小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