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一个朋友从成都来北京出差,我们专门见了一面。70后的创业公司老板李哥,江湖人称“喇叭哥”。
为什么叫他“喇叭哥”呢?
因为他做的产品就是一个“大喇叭”,简单说,就是一款能群发短信和群打电话的App工具。
我先说一组数字,李哥的产品现在有56万直接用户,间接服务1.8亿人,2019年营收2900万,30% 以上的毛利。
公司是2015年下半年成立的,到目前为止只有14个人,其中9个是技术,他自己承担产品经理的角色。
产品离不开用户、需求和场景。
李哥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是广大快递小哥,解决的是快递小哥在通知客户取件时「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
切入的是以高校、小区、写字楼等需要快递小哥电话或短信通知,然后客户下楼取件的场景。
传统情况下,快递小哥需要用手机挨个给客户打电话或群发短信通知取件。
这种方式不但耗时,而且成本高。
每天送件高峰期需要花很多时间打电话发短信,而且每月要支出不少话费。
对于快递小哥这个人群来说,时间和成本都是决定其收入的直接因素。
于是,李哥开发了一款产品,名叫“云喇叭”。
模式也很简单,他从运营商那里批发来短信和电话包,然后植入到产品里以零售的方式卖给快递小哥。
快递小哥只要使用这款产品,可以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短信包和电话包,然后批量输入收件人的电话号码,一件群发收件短信和电话提醒。
不仅效率提升了,而且成本降低了。
按每天送300件来算,以前光打电话发取件短信就需要2小时,使用“云喇叭”App后,每天至少可以节省1.5小时,并且可以省下电话费200多块。
别小看这200多块,对于快递小哥们可不是一笔小支出,他们每送一个快递,平均只能赚8毛钱,取件相对赚得多点。
李哥是70后,我们聊天时,他一直自称自己是传统IT人,现在互联网的很多东西也不是很懂。
可在我看来,他做的就是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事,很实在。
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扎到快递小哥堆里,去倾听他们的问题、去观察他们的工作,然后乐此不疲介绍自己的产品。
有一次,李哥碰到一位快递小哥在使用他们的产品给买家发通知。他凑上去说云喇叭是他们做的,快递小哥感到很惊喜,连忙给李哥点赞。
并对他说:“李哥,你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
这句话让同样出身农村李哥深有感触,“功德这个词,在农村人心里可能是最高评价了”。
2015年准备做这件事之前,李哥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那时候公司也在做快递柜业务,用了3年时间花了13亿却只解决了行业5% 的问题。
那时候菜鸟驿站和快递柜还刚起步,他判断这个行业还会高速增长,而且配送最后一百米的问题还是靠快递员解决。
而且他发现,在小区、写字楼和学校楼下,快递员经常趴在一堆快递里面拿着单子挨个打电话通知。
基于这个洞察,在没有任何商业计划书的情况下,他就飞到北京见了投资人,拿到了300万的天使轮融资。
投资人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位行业大佬,没怎么细问,就问他这事怎么赚钱。
李哥也没想明白,但就觉得这是个刚需,这事儿可干!
起初,都是以免费的策略发展用户,用户都是他们一个个去聊上来的。
慢慢铺开后,后期主要靠口碑传播,这款小工具一下子就在快递小哥的圈子里传开了。
毕竟是免费策略,公司没有营收来源,一年的时间就把融资烧光了,搭上了自己的家底,一年就烧掉了680万。
这不得不让李哥重新思考,一款产品不仅要有用户价值,而且还要创造商业价值,于是他准备开始收费。
于是,他又飞到北京,说服投资人再次拿到800万融资,这下公司活过来了。
而且,快递员并没有因为收费而放弃使用他们的产品,因为就算收费,快递小哥的成本相对以前依然是低的,而且效率高。
李哥从运营商那里拿到的短信和电话平均每条3到4分钱,他们通过产品集成给快递小哥后,只从中赚取几厘的差价。
就这样薄利多销,即积累了口碑,也获得了收益,公司能正常运转下去、也能赚到钱。
产品一直在迭代,公司业务也逐年增长。
2019年,他们平均每天为200万件快递提供收件通知,创造了近3000万营收,公司利润800多万,而公司只有14人。
在这个行业,如今各大快递公司把持关口,他们还能逐年保持增长,靠的就是前期积累的口碑和产品价值。
去年,他们荣膺2019成都高新科技高成长企业20强。
很多人创业都希望做个大平台,一上来就各种大模式,但就是看不懂到底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价值。
反而这种小而美、解决具体问题、能赚钱、活得还不错的公司,就实属难得。
把产品做好,把用户服务好,不贪大求全,踏实做事,这就是做事的人,是实干的人。
没有天花乱坠的理论和词汇,就想着怎么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然后谋求自己新的发展,就这么一直发展下去,会让人很踏实。
虽然一直在发展,李哥也看到了天花板。
毕竟这是个小业务,而且主要服务于高校和写字楼等场景下的快递员,大概占人群总量的20%。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小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