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货之光”名头,卖粗制滥造之物。 “国货当道”“跨界当时”“国货出海”,这些过去听上去令人心潮澎湃的标签,不知不觉开始变味。
尤其是护肤美妆界,井喷般地出现了大量陌生的国产护肤品牌,还有不少五花八门的品牌跨界至此,是个浑水摸鱼的好地方。由此,许多人质疑:口口声声说要证明国货力量的国产化妆品,是不是只是瞄准了化妆品界的高利润率,想薅一把羊毛就走?
1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近日发布的报告《日本化妆品70年发展启示》似乎干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不是。当前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就像1974-1984年日本化妆品行业“黄金十年”,是本土产业巨头崛起的关键时期。
行业的活力,吸引无数企业蜂拥而至,也是情理之中。
别看我们常说,日本化妆术是亚洲“四大邪术”之一,日本的化妆品琳琅满目,新品层出不穷。日本化妆品牌的发展,却是一部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本土品牌崛起奋斗史。
一开始,化妆是日本贵族才享有的特权,涂抹过白色粉末的白皙肤色,是美的象征和贵族身份的代表。
19世纪60年代,化妆才逐渐风靡日本全国。恰逢黑船事件,美国炮舰挺进日本港口,让日本政府意识到了自身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实行近代化改革。
改革初期,日本开始推行外貌和观念的西方化,当时的化妆风格也深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稳定增长,日本人开始拥有民族自信心,不再盲目地推崇欧美文化。当时,日本超模山口小夜子站上巴黎的时尚舞台,日本广告界启用山口小夜子,人们开始意识到日本人自身杏眼的美。日系妆容不断演进,本土化妆品企业也随之迎来发展。
数据来源: 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WIND,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把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对标日本,目前中国化妆品行业,正是发展的好时候。
2
腾讯5月发布的2019年《国货美妆洞察报告》显示,有42%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国货美妆品牌,九成消费者表示未来会再次购买国货美妆。人们对于国产化妆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
那么,跨界化妆品行业的企业,真的就具有受利益所驱使的原罪吗?
跨界不是赶时髦,而是将自身的独特优势与所跨行业相结合,精准找到能够最大发挥自身优势的点。这也是为什么跨界化妆品行业的品牌,以医药企业居多。雅诗兰黛、伊丽莎白·雅顿、美宝莲纽约、曼秀雷敦、资生堂……要么就曾经被药企收购过,要么就是通过将药学处方用于化妆品中,以此跨界。
日本三大化妆品集团之一的资生堂,最开始做的是药局。1872年,福原有信创立资生堂西洋药局,在假药横行的动荡时期,专门卖当时罕见的西药。福原有信自己也做研发工作,不拘于药品,也研发了牙膏等生活用品。
1897年,福原有信利用老朋友、东京大学教授长井长义的处方,领导资生堂开发出了一款突破性的美颜护肤化妆水。从此,化妆品逐渐被纳入了资生堂的版图当中。
永远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似乎从此就成了资生堂的座右铭:1900年,发现熊果苷的效果并发售美白精华;1971年,发售敏感肌专用化妆品;2001年,将含有银的沸石杀菌成分用于止汗剂。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国产化妆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