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蹿红:钟薛高、三顿半火了
刚过去的双11,有两个品牌正在被饮品人熟知。
一个是网红雪糕“钟薛高”。 开场18分钟,售出10万支;1小时4分,整体销售额突破300万。据钟薛高创始人林盛透露:钟薛高成立18个月,已经累计卖出1500万片雪糕,年营业额过亿。
而且钟薛高已经不局限于在天猫、京东等线上渠道,还在上海、成都、重庆等地开设了6家线下店,不仅和奈雪的茶跨界出了“奶茶雪糕”,还卖起了“酸咖啡”。开设更多线下冰淇淋店,已在林盛明年的计划里。
另一个是精品速溶咖啡“三顿半” (传送门:又获2轮融资,双11战绩超雀巢,这个咖啡品牌做对了什么?) 。 今年双11战绩销量超越雀巢,成为所在类目第一。
种草、评测、直播、短视频......无论是钟薛高,还是三顿半,两者的“互联网”品牌特性都十分明显,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与喜爱。
这两个近年来爆红的消费品品牌,和新茶饮领域的喜茶,在品牌质感、产品策略、甚至是品牌成长路径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作为雪糕、咖啡、茶饮三个不同赛道上的黑马品牌,他们的爆红路径有什么共同点呢?
-02-
产品:产品不好,营销就是骗人的
“如果产品不好,营销就是骗人的。”聊到产品,林盛开门见山。
会营销只是表象, “产品极客”精神,才是这些新生代品牌的底层力量。
钟薛高的创始人林盛,三顿半的创始人吴骏,亦或是喜茶创始人聂云宸,都是产品极客。
以钟薛高举例,一款产品从创意到上市,至少要经历这5个过程:
第一,创始人主导品质和研发。
样品出来之后,林盛每个都要亲自试吃。林盛并不爱吃冰淇淋,但为了产品测试,几乎每天都要尝许多支。
有时候上午刚进公司,茶没喝两口,研发部门就捧了十几支冰淇淋过来让他品尝。很多产品尝一口是没用的,他必须吃掉半根。吃完以后,他觉得自己的胃里像是塞满了冰疙瘩。
创始人每天要亲自尝试多款产品
这个细节让我想起来,聂云宸经常在办公室试喝新品,办公桌下总是一排空杯子。
林盛对产品的用料极尽苛刻。“我们的产品,是一口就吃出来不一样的。会有人说,这个口味我不喜欢,但会补一句,用料很好。 这是鸡精做汤和老母鸡熬汤的区别,不需要去策划营销,是个正常的舌头就能吃出来。 ”
第二,突破传统研发思维。
瓦片状的造型、可降解的雪糕棍、0添加的工艺、90天短保、中式雪糕的定位,都是钟薛高突破既有产品的颠覆性创新。
消费者吃惯了甜味冰淇淋,今年他们就和三只松鼠,联名了咸香的“大鱿鱼海鲜雪糕”。很多人问,和松鼠家联名为什么不做坚果? 想想,坚果雪糕不稀罕,海鲜雪糕才能勾起好奇,引发讨论。
和三只松鼠联名的大鱿鱼海鲜雪糕,图片来自@钟薛高
这和喜茶推出大瓶养乐多、可以吸的月饼,思路异曲同工。
第三,创新不是一蹴而就。
“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和泸州老窖联名的断片雪糕。 这些创意不是灵光一闪,而是脑子时刻在思考,平常积累了各种素材,测试了各种原料,碰到某一个契机,把之前的创意和素材串起来了。 ”林盛说。
第四,产品和品牌不能割裂。
钟薛高和一所高校,在上海共建了300平的冰淇淋实验室,把品牌部和研发部都放在上海。
在林盛看来,策划思 维的融入,是产品成功必不可少的。成功的产品,必须是品牌和研发等多部门协同才能实现。 钟薛高的新品有品牌主导,研发配合的;也有研发主导,品牌配合的。
闷头在研发室做产品的阶段,已经满足不了被惯坏了的消费者。
第五,杜绝爆品,品牌大于产品。
林盛追求产品极致,却不追求爆品。甚至点单率超过20%的产品,就会面临被下架的风险,为什么?
“ 我们对每一个产品都有销售预估,不允许哪一个产品过高,不追求爆品。因为大家会为某一个口味蜂拥而来,一定会因为另一个口味蜂拥而去。 我们希望大家,记住是的钟薛高,而不是某一支口味的雪糕。”
-03-
营销:所谓的网红营销,都是聪明人在用“笨方法”
2018年6月,上海气温已经达到30度以上,林盛的团队推着一辆冰淇淋车,来到位于上海新天地的小红书总部。车上放着“轻牛乳、手煮茉莉、爱尔兰干酪、丝绒可可”4个口味的雪糕,给小红薯们现场试吃。
“一口就能吃出不同”,是林盛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但在现场,他们还是认真记录了每一位小红薯的意见,并反馈到研发部门。
这批KOL,成为了钟薛高的首批种子用户。打开小红书搜钟薛高,“超级无敌好吃”、“值得无限回购”、“承包整个夏天”等推荐语层出不穷。
这批种子用户,不仅在小红书上广为种草,还反馈产品意见。钟薛高通过种子用户完成产品的打磨,实现最初的裂变。
2018年双十一当天,钟薛高以日销460万成为天猫冰品类目销售的第一名,店铺粉丝增长了10万。今年双十一,一次联名6个品牌,组建的跨界矩阵,钟薛高获得了超4亿次的曝光。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