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还没完全发展的时候,小镇上的新华书店是孩子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那时候还没有桌椅,只有一排一排的书架,拿一本课外书席地而坐就可以度过一整个下午,那书可能是东野圭吾,也可能是韩寒,或者只是一本漫画书。
后来网络迅速发展,孩子们也去往不同的城市求学,当当网、卓越网等等图书电商的崛起让买书更加便捷,不用再一趟趟去书店看杂志有没有到货,也不用跑好多家书店才能找到一本小众图书,点一点鼠标就有人送货上门,甚至比店里还便宜。
再后来,孩子们拥有了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网络上也有了各种二手书淘书平台,城市里兴起了一种无比精致的书城,那里的装潢文艺、整洁,有了桌椅还有了咖啡和小点心。
孩子们在纷繁复杂的图书间穿梭,拍照、分享或是品尝一杯咖啡,却再难小时候那种专注于阅读的心境,而小镇上的新华书店依然是记忆里的书店。
从百花齐放,到靠教辅教材支撑
实体书店的衰落是有目共睹的。
在猫妹的记忆里,小时候县城里只有一家新华书店,开在最最中心的位置,店里有三层,每一层都只有一排排满满的书架,一楼是报刊杂志和文学小说,二楼是少儿图书和教辅工具书,三楼则是小时候的猫妹看不懂的专业书。
学校的门口还有几家小书店,不过里面的图书就有很强的针对性了,以试卷等教辅材料为主,搭配学生中流行的各式文艺小说,很小的门店容纳不了几个人,但这两种实体书店却几乎承包了猫妹所有的课外知识来源。
十几年过去,智研咨询数据显示,如今我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连续五年增速超过10%,2018年整体零售市场码洋总额为894亿,同比增长11.3%,高于2010-2018年复合增长率,整体图书零售市场是在向上发展的。
但实体书店却没有这样的“好运”,前两天“第一家诚品书店明年5月关门”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诚品书店创始于1989年,1999年成为全球首家24小时书店,逐渐成为台北市文化地标,最终却还是没能扛住时代的洪流,“三十而立”的年纪却不得不开启“熄灯倒计时”。
在租金价格、人工成本成倍上涨的时代环境下,再加上图书电商的围击,对实体书店的资本要求陡然上升,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将行业局限于“批发零售业”、经营范围限定为“图书零售”、企业名称设定包含“书店”,筛查结果显示共有27851家企业,而其中接近25%的企业都处在注销或是吊销状态,它们大多成立于十年以前,基本上注册规模都很小并且也没有后续资本的介入。
在私营小书店纷纷关门的同时,大中型书店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新华书店背靠国资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租金低廉,有专门渠道,在实体书店渠道整体下滑的趋势中,依靠销售唯一能保持每年近3%正增长的教辅教材维持盈利,但即便如此,部分城市的新华书店也在谋求着转型,外观装饰的改变迎合着当下人们的喜好。
另一方面,从上市公司新华文轩的数据来看,在包揽了四川省教辅教材后每年有近6成营收来自教辅教材等教育服务,此外,互联网销售和零售也占据了较大比重,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数据显示,零售图书的毛利率能够达到35.26%,而互联网销售的毛利率仅9.21%,不足三分之一。
另外,猫妹在新华文轩的招股书中发现,由于出版发行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常常能享受到所得税全免、增值税多档次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并且该类优惠占利润总额比重往往较高,虽然后来新华文轩不再公布税收优惠所占比重,但从往年数据也能看出每年税收优惠能占到近50%的利润额。
时间是个“抢手货”
互联网的发展深深影响着大众的阅读体验,不是说网络不好,而是实体书店遭受的冲击大多都与网络的发展有关。
在电商还处在风口的时候,当当网率先成立,夫妻合伙一骑绝尘,2008年时京东的销售额甚至只有当当的75%,彼时当当的slogen还是“网上购物享当当”,也把当当的野心暴露无遗,即使如今当当的官网也是图书、服装、家具多线开花,不过很显然,现在大多数人依然只有在买书的时候才偶尔能想起当当。
现如今当当的规模早已被京东等电商甩在身后,即使后来出现卓越网、亚马逊等图书电商,连京东也开始涉及图书零售业务,但当当在图书电商领域的位置却无人能动摇。
早年的当当和卓越靠着正版图书、货到付款和快速物流在电商发展还不完全时攫取了大量的用户,即使在如今各种诱惑扑面而来的年代,想要走进书店挑两本的时候已经少之又少,当当等图书电商依然有动辄“满199减100”的促销活动加持,线上购书依然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在实体书店渠道增速逐年萎缩的情况下,线上渠道2018年依然能保持24.7%的高增长率。
前几天,财经网在微博上发起投票“你现在还去实体书店买书吗?”,在已参与的3460人中40%的人选择了“偶尔买,碰到喜欢的书就买”,34%的人选择了“不买了,网上买他不香吗”,从这里也能略微一窥网络书城对实体书店的挤压效应。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书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