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优衣库来说,挑战还不仅如此。弄清楚如何进入印度市场并应对严苛的监管,才是当务之急。印度的情况特殊,但至少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任何所有权超过51%的外国公司,都必须采购当地原材料,价值至少为在该国所售商品价值的30%。
这样一来,摆在优衣库面前的就有两条路:第一,作为独立的控股子公司进入印度,并寻找当地供应商以满足30%的原料规定;第二,与印度伙伴合作,摆脱这种限制。当然,每条路各有优劣。但巧合的是,优衣库的两个竞争对手分别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为优衣库的未来探明了方向。
瑞典品牌H&M走的是第一条路,他们选择在当地建立了子公司;而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选择了第二条路,跟塔塔集团成立了持有51%股权的合资公司。
事实证明,与本土公司合作会拖慢进度。2010年Zara与本土合作伙伴塔塔集团开始共同运营品牌,如今它的销量更大,但它的增长也更加缓慢。在截至3月的财年中,其印度业务的收入为143.8亿卢比,比上年增长约18%,这已经算是很高了。
而在五年后进入印度市场的的H&M,正在迅速发展壮大。Technopak的Singhal说:“合作伙伴往往会拖慢工作节奏,因为我们必须跟合作伙伴保持同步。”
去年,H&M的销售额突破100亿卢比大关,相比2017年增长了29%。如果这种增长率保持不变,H&M的销售额将在2023年超过Zara。实际上他们正在全力以赴地实现这一目标。Zara在全印度有22家专卖店,而H&M有42家,并承诺投资70亿卢比,计划到2020年将印度的专卖店数量提升至50家。
世界第六大服装市场
最后,迅销选择了H&M的道路,在2017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来运营。
“我们会聘请大量优秀的印度人才,让他们经营印度业务”,迅销社长柳井正说道,“我相信这是我们公司了解印度市场最好的的方式。”
幸运的是,为了促进印度经济增长,8月份印度修改了本地采购规定。虽然优衣库还是得从印度供应商那里采购,但以前在当地采购的原料必须在国内销售,现在则在印度或国外销售都可以。其结果相当于是放宽了印度国内的采购限制。
瑞典家具零售商宜家(IKEA)可以说是最早从监管改革中受益的公司之一。过去三十多年来,它一直在印度采购纺织品,用于支持其海外业务。新规定将有助于它在印度的扩张。
无论哪种方式,优衣库都将致力于印度制造。它已经开始跟几个本地合作伙伴,而且可能很难达到阈值。
“不管30%的要求如何,我们都会在印度扩大生产。”印度子公司首席执行官Tomohiko Sei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与印度公司和人民一起生产服装。”
考虑到印度市场的规模及其不断扩大的中产,印度将成为国际时尚品牌们激烈厮杀的新战场——无论是优衣库、H&M、Zara还是更多的独家品牌。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到2022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六大服装市场。根据CareRatings今年4月份的报告,其服装业价值超过6.5万亿卢比,是2010年的两倍多。接下来还有数以百计的时尚品牌正竞相在印度开店。蒂芙尼Tiffany & Co、中国品牌韩尚优品(Yoyoso)和圣罗兰(Saint Laurent)已经在规划门店位置。
就连最近在美国申请破产的洛杉矶时装公司Forever 21,也会在印度继续运营。“Forever 21的印度业务由Aditya Birla时尚零售有限公司特许经营。” Forever 21的发言人AleciaPulman曾在电子邮件中对《日经亚洲评论》表示,“该品牌在美国进行的重组,不会对印度业务造成任何影响。”
对于优衣库来说,印度的市场前景异常诱人,而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德勤印度事务所(DeloitteTouche Tohmatsu India)的顾问Ryosuke Kurita表示:“在印度,仅仅作为一个提供高质量产品的日本品牌是不够的。” 这是印度市场与中国、东南亚的重要区别。日本品牌在中国和东南亚的良好声誉,使优衣库赢得更为轻松。
尽管如此,优衣库新德里旗舰店里熙熙攘攘的购物者,对于柳井正的梦想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坚信,印度将成为迅销公司的“第二个中国”。
(来源:微信公众号“志象网”,作者杜展羽)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优衣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