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麦德龙、物美和多点Dmall联合宣布,物美就收购麦德龙中国控股权已与麦德龙集团签订最终协议。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团将在双方设立的合资公司中持有80%的股份,麦德龙继续持有20%的股份。多点Dmall将成为麦德龙中国的技术合作伙伴。
9月27日,苏宁易购(002024.SZ)发布公告称,已经完成收购家乐福中国的股权交割手续。至此,苏宁易购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而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虽然麦德龙和家乐福卖身了,可沃尔玛还在,美国COSCO和德国奥乐齐(ALDI)纷纷在今年进入中国。
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如何实现复兴,最近5年的中国零售电商市场剧烈变革中,他们做了哪些实践和总结了哪些方法论?
本文将以庄帅在沃尔玛(中国)的工作经历,以及近几年做的零售电商行业研究和咨询,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供大家参考和交流。
外资零售企业的困境
由于关系到国计民生,无论哪个国家,对零售业的重视程度都是非常高的。有些国家还禁止外资零售业进入本国,例如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
中国的外资零售业基本都95年之后陆续进入市场,也就是改革开放17年之后。家乐福、沃尔玛都是那个阶段进入中国,属于欧美零售企业的代表。
一个是“分权制”,也就是实体店拥有采购、运营、营销、人事和财务等权限,拥有非常大的自主权,总部是服务职能;
一个是“集权制”,采购、运营、营销、人事和财务集中在总部,实体店多数只是执行者的角色。
了解这两种体制非常重要,不同的体制导致不同的结果。因为体制不同,应对竞争环境所采取的策略就不同。
当然,这两种体制在家乐福和沃尔玛的发展过程中,都在不断被中和。也就是说沃尔玛不断“分权”,家乐福不断“集权”。
除了欧美外资零售企业之外,港台零售企业也陆续在90年末和00年初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与本土零售业和欧美零售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典型的企业有好又多、大润发、华润等。
欧美和港台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不过多赘述,但是可以重点总结它们近10年来它们在中国遭遇的主要外部竞争,有四大原因:
1、国美、苏宁、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品类杀手的成熟
品类杀手在很多学术专著中也被称为“目录杀手”,指的是营业面积较大但商品品类经营较少的连锁专卖店,因为它们在比较小的商品品类范围内有较多的单品,能“杀死”那些经营同种商品的小商店。
美国的零售业发展较早也最为成熟,品类杀手后来特指“垂直品类”。沃尔玛在80年代末通过全品类经营、低价、快速开店、及时物流和并购策略等措施,快速崛起成为全美零售业最为强大的企业。
为了避开沃尔玛竞争,开始在垂直行业诞生了“品类杀手”,如家居建材的“Home Depot(家得宝)”、玩具的“Toys‘R’Us(玩具反斗城)”等等。
中国的零售业态则是并行发展,在90年代“品类杀手”和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业同期成立,随后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它们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美、苏宁、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中国“品类杀手”抢占了全品类超市业态的许多垂直品类商品,以低价和服务形成了自己的强大竞争力。在电商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同样在不断进化和差异化发展。
2、京东、阿里、拼多多等新旧电商的发展壮大
这个部分就不用过多分析,中国电商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过,它们从线上到线下,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不仅争抢外资零售企业的份额,也给中国零售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3、中国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地价上涨
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地价不断上涨。这个因素不仅让外资零售企业不得不关闭到期的实体店,也让中国零售企业不堪重负。
4、综合业态和创新业态的崛起
我在2015年做一项购物中心的调研时发现,预计到2018年中国的购物中心将超6000家。
购物中心在美国的发展时间也不过几十年,还是在沃尔玛成为全国最大的零售商之后的事情。而中国的购物中心突飞猛进时,外资零售企业正面临前面三个因素困扰,忙着调整在中国的战略,不断关闭经营不善或成本过高的实体店。
除了购物中心的大量兴建,与互联网结合或者是业态混合的创新业态在近五年不断涌现,包括新兴的便利店、餐饮+超市、精品店、网红店、社区团购等。
“上下交困”的外资零售企业如何转型?
作为沃尔玛前早期员工,我比较了解外资零售企业特别是欧美企业在全球都有布局,一般都会制定全球性的战略,并且拥有丰富的投资并购能力。
外资零售企业从2015年,在京东和阿里的上市前后,在“中国复兴”之路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或投资、或自建、或结盟。
在有历史意义的2016年,永辉超市新开了80家门店,是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华润万家、永旺、卜蜂莲花的总和;2017年永辉新开门店更升至133家,差不多等于后面2-9名的加总。
利润数据更为直观:2017年永辉净利润为18.17亿元,作为比较,家乐福大中华区仅为3200万元。当然,与之相比,京东这个数据是50亿元。
2012年8月,商务部批准沃尔玛对1号店的控股增至51.3%,成最大股东。
2015年7月沃尔玛从创始人和平安手中收购一号店股份。沃尔玛收购尚未持有的一号店股份,将对后者全资控股。
当然,收购1号店前后,沃尔玛在自建电商同样很努力。
2016年6月,京东宣布与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作为合作的一部分,沃尔玛旗下1号店将并入京东。
沃尔玛目前已经成为京东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股东,其准备复制到中国的“Site to Store”战略正通过京东到家不断得以实现。
2018年沃尔玛和京东再次向京东到家投资5亿美元,持续加码“到家业务”。
并在同年3月和腾讯进行深度合作,沃尔玛试水智能门店,和腾讯合作小程序“扫码购”,顾客只要用手机扫描商品条形码就可自助付款。两个月的测试实现了30%的渗透率,该服务已逐步覆盖到沃尔玛全国400多家门店。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外资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