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作为食品行业的分支,一路走来朝着丰富多样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在食不果腹的50年代,还是日渐丰盈的70、80年代以及富裕小康的90、00年代,我们的生活中都填满了各式各样的零食……每一种零食都成了那个年代不可复制的童年回忆。
改革开放以前,食品匮乏单调,人们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是野菜、粗粮,红薯叶。几乎很多人都过着吃不饱饭的日子,有的甚至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如果说有一样东西能跨域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引起全国人民的共鸣,那一定是零食。
五花八门的国产零食
对于五十年代的人们来说,零食更是一个奢侈的代名词。那时候零食并不是被摆在小杂货店内售卖,而是中年男子挑着一个小货郎担在学校门口摆摊,像无花果、梅姜、猪油膏等都会被摆在里面。一分钱一包的无花果常常是小学生们的喜爱,大多无花果都是用纸包着的。
之后,中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食不果腹,销售的零食大都是包装简易或者散装。三分钱白糖,五分钱小豆,八分钱大红果,一毛二奶油,两毛钱的冰砖。炸元宵,红薯干,柿饼,茅草尖,搅糖稀等是60后童年时期珍贵的零食。
70年代中国物资相对匮乏,但比60年代好些了,出现一些真正能被称为“国货”的零食。娃娃头雪糕、宝塔糖、赤豆棒冰、五香花生米、三色冰糕、水果罐头;麦乳精、爆米花、大白兔奶糖等一串小零食的名字,勾起一代人童年的回忆。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热潮,零食更新换代,可吃可玩,洋货对战国产,小卖部崛起。舶来品与国产零食分别使出浑身解数争夺这片诱人的新市场。膨化类零食在80后的童年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奇多粟米棒”,每袋中都有会有一个主题为“奇多豹”环游世界的奇多圈,不仅可以吃,还有玩具。
国产零食品牌的兴起
此时,零食虽然打出一片市场,但属于家庭自制无品牌。90年代起,我国零食工厂把目标投向广大青少年市场,排名第一必须是辣条!接着牛板筋、猫耳朵、方便面、娃哈哈、金币巧克力等开始成为主流小零食,卫龙作为零食品牌名出线在大众视野。
1999年,就在江湖人称辣条的小零食流传开的第二年,刘卫平看到了商机。2001年,卫龙的创始人刘卫平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工厂——平平食品厂。虽然工厂规模不大,但刘卫平的野心却很大,在不少工厂仍沉浸在小作坊加工赚取利润时,刘卫平却开启了一系列的品牌化之路。2003年,刘卫平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商标——“卫龙Weilong”,开始以此为核心生产辣条等休闲食品。
同时涌现出了西化零食,薯片,旺仔QQ糖,威化饼。乐事薯片于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20年内,乐事不断缔造出中国特色的美味传奇故事。它首先立足于本土消费者需求,又结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文化,进而研发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美味薯片,并将品牌理念在亿万中国消费者中传播,从而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
奥利奥于1996 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它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最成功的饼干领导品牌,人们想不到一款体积小小的夹心饼干食品,竟然年收入会破万。两块刻有黑色纹路、呈圆形状的饼干之间夹着一层白色巧克力。至今,仍是凭借此形态,作为奥利奥的外观。
谈起巧克力夹心饼干,很多人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奥利奥饼干的画面。它的广告词"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更是深刻印在人们的心里。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不断涌入国内市场,不仅增大了国人的消费空间和范围,同时实现了消费商品的多样性。
进口零食的冲击像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般大力涌来,本土品牌也要自强不息。大白兔奶糖1959年开始发售以来深受各地人民欢迎,1993年7月被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997年11月转让至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商标是一只跳跃状的白兔,形象深入民心。
大白兔奶糖甄选上乘的原料经现代科技精制而成,奶味纯正、奶香浓郁、口感醇厚、弹性十足且营养丰富。40多年来,大白兔奶糖一直以其优异的品质,无比的美味和健康的形象受到无数消费者的追捧。如今大白兔奶糖不仅是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而且产品更是经销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市场上经久不衰的大众宠儿。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休闲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