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是便利圈很热闹的一天。这一天,好邻居便利店重新开启了加盟之旅,在北京召开加盟商的大会。同在这一天,北京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对外宣布门店数量提前达到1000家。在媒体发出的新闻稿件中,咄咄逼人的态度一如既往。
比如可以看到类似“以日系三大便利店为例,自进入大陆市场,这三家便利店中最快也要用8年才实现门店数首次破千”的段落。而在另一篇新闻稿中,赫然出现了《罗森十多年开千家店,便利蜂凭什么只用了两年半》这样的标题。
其实这并不稀奇,此前还有媒体写过诸如《7-11、全家为什么不迎战便利蜂》这样的文章。咋一看,现在的便利蜂像极了当年的瑞幸。瑞幸碰瓷星巴克,便利蜂碰瓷日系便利店。不过,单单从规模上说,日系便利店本来也不是绝对规模的崇拜者。
就像昨天一位同行评价的,便利蜂为什么不去和苏宁小店比比店数呢?这两家的思路也比较像。
不过,今天早上起来,发现错怪了便利蜂。因为有媒体又发了一篇稿子,指出便利蜂的野心是三年达到一万家。如果到时候实现了,标题都可以提前拟好了。“为什么美宜佳开一万家店用了20年,而便利蜂只用了五年”。不知道此刻,美宜佳的张国衡总怕不怕?
便利蜂这样借力资本横冲直撞的企业,客观的说其最大的好处是让很多资本看到,还是有人坚定看好这个行业的。2018年的变故只是大势下的插曲。但是问题在于,便利蜂这种极具攻击性的套路,最终杀伤的是谁,仅仅是它同行,还是行业?
跳出这个话题,作为便利店重度用户,笔者倒是很想分享自己最近在机场的一个见闻 ,顺便可以讨论下,为什么便利蜂口中的日系便利店,“不去迎战便利蜂”的问题。
- 1 -
30平米的三角形
上次去首都机场,走了一个比较偏远需要下楼梯的登机口,意外的在登机口看到一家便利店,是这样的。
可以想象,由于柱子的存在,这个位置其实是比较难摆的。对于便利店来说,面积小并不是问题,在上海地铁,笔者看到过更小的便利店,小得就像一个塞满了糖果的盒子,一般是在地铁出站口,摆放一些动销比较高的水饮。
这家店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格局是三角形的。而且看上去小,走进去一看,SKU并不少,品类比较齐全,水饮鲜食,甚至出差常用的电源线,都有陈列,还有微波炉可以热餐。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不过如此。后来笔者打听了一下,就这么小的一个店,600个SKU ,业绩好的话日商可以上2万元。
机场登机口的人流是一个方面,但是门店设计者也功不可没。通过巧妙的利用地形,摆下足够多的货架,提供足够丰富度、针对性的商品,才是业绩的保证。
所谓的利用地形,背后则是老零售人对于场景的深刻理解。对于互联网人来说,场景这个东西或许比货更难理解,虽然他们也讲人货场,但是互联网的电商场景往往就是蹭热点、造节,对于线下的场景的变化,他们还需要时间去消化。
便利店行业在大陆的发展,其实远远晚于大卖场和百货业态,虽然2006年就已经有外资开出了便利店。但是真正的大发展,也就是最近这4、5年的时间。那么这个发展背后的推动力是谁?是互联网吗?可能恰恰相反,就因为互联网把其他线下业态打得抬不起头,人们才忽然发现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业态还在蹭蹭的增长。换句话说,互联网顶多是便利店行业的磨刀石,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在巷战中受挫的对比,才凸显了便利店的发展价值。
虽然2018年北京市场有了挫折,但是无伤大雅,2019年6月,商务部开会调研便利店;7月9日商务部发布《关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工作通知》。国务院办公厅8月27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措施之一是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条件;将智能化、品牌化连锁便利店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8月底,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便利店试点卖药全面铺开。
国家为什么开始重视这个行业,笔者觉得有三点,1 接地气(拉动内需),2灵活性(参与者众),3 精细化(符合消费升级)。
接地气不用说,从国家层面,是把便利店当做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来做;灵活性,正如上面的例子,便利店在高手手里就像是乐高积木,可以因地制宜的拼出各种灵活的身段。更重要的是,便利店是一个需要精细化运营的行业。国家要扶持品牌连锁便利店,是因为看到了这个行业的专业性,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它是分布在街头巷尾的小生意,但是也是零售业模型最复杂的业态。
在不了解便利店的人看来,便利店无非是能卖吃的卖水的地方,也没什么稀奇。于是新接触行业的人往往会不停的追问,你们怎么对抗外卖?你们怎么对抗小吃店?前一个问题是简单的,后一个问题是有难度的。也许便利店可以回答的就是两句话,外卖没有研发,小吃没有连锁。
连锁是个技术活。这里面的KNOW-HOW,不一定高深,但是一定细碎,充满变化。外资便利店的积累值得尊敬,是因为他们总结了大量经验,并已经把之系统化,规范化。
大规模是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国家鼓励便利店发展, 当然是希望规模化,连锁化发展。但是,一个生意可以规模化、连锁化,不意味着低门槛,零售业的“复制”不意味着就是COPY。也就是说,可以做大的生意,不是堆钱、堆人就可以做大的。哪怕,你背后还堆了很多IT人员。这就像打仗,如果战场上还需要人的话,武器再先进也不代表你的枪法准,当然如果变成了星球大战全是太空飞船自动对射另说。
便利店是典型的小业态,正因为小,对一家门店来说,很容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因为便利店不是瑞幸咖啡。从顶层设计上,便利店行业需要科技、需要大数据、需要更先进的管理,但是从单店模型来看,精细化从来不曾缺席。
便利店也曾经受到外来者的入侵,比如瑞幸咖啡。而且即使瑞幸碰瓷星巴克,也没有希望星巴克死掉,因为星巴克死了瑞幸的估值也无从谈起。瑞幸能上市,恰恰因为星巴克已经做出了900亿美元的估值。
零售业是个精巧的生意,瑞幸可以大量快速复制的前提在于咖啡品类属性的标准化程度更高,本质上瑞幸开门店的意义是不大的,是瑞幸给自己挖的大坑。但便利店是不能离开门店来谈的。
瑞幸靠碰瓷上市了,但是便利店也可以这样玩吗?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