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76岁的宜家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商场的访客数量和销售额增速正在放缓,尤其在中国,延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率,在去年首次变成了个位数。外界批评宜家太慢了,对于电商、全渠道和数字化等零售新趋势,反应过于保守和谨慎。
过去的成功经验曾将宜家塑造为一代“商业偶像”,但也成为了使其止步不前的温水。宜家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而且这场变革几乎是背水一战。去年11月,宜家宣布开始进行“公司史上最大的战略转型”,而今年8月,宜家中国区的“未来战略”也首次对外发布。
摆在宜家中国区新任总裁安娜·库丽佳(Anna Pawlak-Kuliga)面前的问题不少,目标更多,她坦承确实压力不小。
“我本人在宜家很多市场都工作过,现在来到宜家中国。在我看来,宜家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市场。宜家进入中国已经有二十年,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是宜家未来发展所在。”安娜·库丽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安娜·库丽佳表示,中国零售市场在数字创新和新技术使用方面在全球都是最为先进的。“我们把拓展电商等多渠道、数字化、打造家居生活服务作为宜家中国重点,这些在中国的成功经验,也会在全球其他市场当中进一步去推广。”她说。
消费者变了 宜家呢?
“我太太之前是非常喜欢出去逛街购物的,但我们来到中国之后,我发现她竟然不太出去逛街了,但家里每天都会有很多包裹送过来。”宜家中国区业务拓展副总裁Francois Brenti半开玩笑地说,这是他最直接感受到的中国市场的不同。
确实,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他们不仅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也生活上数字的世界里。但宜家依然希望他们能够驱车到地处城市边缘的大型店铺里度过一天,在购物的同时,享受便宜美味的肉丸和冰淇淋。这确实是宜家独特的魅力所在,宜家甚至是全球第六大餐饮公司。
但现实是消费者越来越忙,吸引他们到遥远的商场越来越难,他们已经习惯了坐在家中动动手指,就能货到面前;过去他们不会想到要“为我定制”的商品,也不会抱怨点餐和结账时排起的长队,但现在他们已经被别的商家“宠坏”了;逛个商场,他们也会不停地滑动手中的手机,虽然《宜家购物指南》深受喜爱,但他们期待着有更丰富更炫酷的呈现方式。
数字也反映了宜家面临的难题。2018财年(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10日),宜家中国销售额超过1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3%。而在2017财年里(从2016年9月1日到2017年8月10日)和2016财年(2015年9月1日到2016年8月10日)里,同比增长率数字分别是14%和19.4%。
增速明显放缓的还有宜家商场的访客数量。2018财年,宜家中国商场访客数量超过9830万,比上年同期增长9.6%;而在2017财年和2016财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和20%。
在电商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宜家一直保持了非常谨慎甚至迟疑的态度。2012年,宜家在英国首次试水电商,随后陆续在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了电商业务。而中国区2016年下半年在上海试点,直到2018年10月才推向全国。
而这一年,中国的“双11”已经走过了十年,单日成交额达到了2135个亿。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宜家的中国同行们,“双11”的战绩分别达到了120亿元和160亿元,一天销售额超过了宜家一年的销售额。
中国加速 将成全球数字化“样版间”
去年11月,宜家集团宣布开始进行“公司史上最大的战略转型”,安娜·库丽佳表示,宜家中国未来三年发展的“未来+”发展战略,其实是全球战略在中国本土的落实,而且对于中国市场的转型表现,整个宜家集团都充满期待。
“中国的零售市场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相信中国会在宜家全球发挥引领新产品、新解决方案、新技术测试的角色,尤其是在全渠道、数字化和未来商场的打造方面。”安娜·库丽佳说。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