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实体零售绝境求生

  7月中旬的时候,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其中提到2019年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经占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6%。

  看起来网购只占五分之一,还不算太高。

  但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数据分布,将餐饮、石油及汽车这些非常规类目排除,那么网购占比会提高到26.3%。

(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这还只是能统计到的部分。

  要是算上微商、代购、直播带货等很难被纳入统计范围的销售渠道,恐怕这个比例会达到30%左右。

  再考虑到网购依然保持着近20%的增速,这些数字一起摆出来,就足够让实体零售的从业者们天天焦虑了。

  其实从淘宝快速成长开始,实体零售就一路被唱衰,而且确实也有大量商家受到了剧烈冲击导致业绩一落千丈。

  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依然有很多新玩家杀了出来,实现了非常显著的增长,并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那这些品牌到底是做了哪些事情才得以脱颖而出?有没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和行业研究,下面重点说说我眼中实体零售的行业特点,部分值得关注的案例,以及现在仍有的一些机会。

  01 实体零售的几个关键要素

  研究任何一个行业,我自己的习惯都是先拆解业务模型和成本结构,搞清这些核心点后再去寻找机会。

  先不谈具体类目,我们看下实体零售的成本结构:

(实体零售的成本结构)

  总成本=产品成本+营销成本(包括广告、活动等)+房租+人力成本+折旧+物业水电杂项(部分mall会收pos使用费和宣传费等)

  其中,折旧及物业水电杂项,在步入经营正轨后,是相对稳定的,可以看作是常量;

  而房租和人工,通常情况下,每年都会被动上涨,这两个是变量;

  产品和营销成本,则取决于经营目标,是商家可以主动控制的。

  所以在这种结构下,如果能有效应对房租和人工这两个被动变量,那总成本就会变得高度可控。

  再来说说实体零售的业务模型:

(实体零售的业务模型)

  储备资金是商家主动控制的,运营成本大部分情况下是增长的(如果只是单店就相对固定),而产品成本与周转时间则直接影响收入。

  通常来说,周转时间肯定是越短越好。举个例子,商家投入了1万元做生意,一天销售所得1.01万元,那就多了100元作为储备资金,净收益是1%。如果储备资金能够始终保持“全部投入到生意中、一天周转一次、净收益1%”的话,那一年365天过去,最终储备资金总额就会达到1.01^365=37.8万。

  这是非零售从业者最容易忽视的复利收益。

  当然,周转时间跟品类还是高度相关的,也不是想快就能快。比如生鲜类一般是最快的,家具则算是相对比较慢的。

  相对的,高周转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而低周转就相反。

  所以选好品类,找到投入和周转时间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还有一点,是我自己总结的门店销售转化公式:

(门店销售转化公式)

  门店销售=产品成本*颜值*决策成本*品牌个性

  产品成本投入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库存深度和产品丰富度,这两点对销售的影响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如一款T恤有6个颜色6个尺码,肯定会比3个颜色3个尺码卖的要更好些。

  现在颜值至上的这个时代,用户对门店形象、产品包装、陈列设计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名创优品出来后,虽然卖的都是家居杂货等产品,但销售额完全碾压了同类门店,逼着整个行业进行了一次颜值升级。

  决策成本主要依赖于用户对某类产品价值的认知。如果产品的定价恰好能够匹配用户心理的价格区间,或者通过促销手段接近了这个区间,那么获得销售的几率就是很高的,否则便相反。比如一包普通的抽纸在用户心里可能最高不超过10元,定价20就几乎不可能卖出去。

  而公式里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品牌个性。如今整个零售市场都处在供给严重过剩的状态,无论是产品品牌还是渠道品牌,要想持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一定要与众不同才有机会。比如同样是杂货店,主打北欧风的NOME依然能在名创优品开出2000家店后在市场里崭露头角,正是验证了这一点。

  像产品、定价、设计这些都很容易搞定,现在行业基础都不差,但品牌个性是最难打造的,跟创始人紧密相关,所以这点会成为关键因素。

  最后就是攸关生死的现金流:

(现金流的输入与输出)

  可支配现金流=收入+上游账期+下游账期-应付账款。

  严格来说,不管零售生意做的是好是坏,只要可支配现金流永远为正,那商家就是不会死的,而不死就意味着还有机会。

  所以这部分的重点很简单,除了必须做高的收入外,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两个账期尽可能拉长(一般只有连锁加盟模式才有下游账期),同时要时刻关注应付账款的数额,避免资金链断裂。

  上面这四点就是实体零售的一些底层分析,基本适用绝大部分品类。

  02 近几年值得关注的实体零售案例

  之前也提过,即使现在实体零售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依然有一些新玩家能成长壮大。下面分享几个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案例,讲讲他们做的不错的地方。

  DUOZOULU多走路

(过去一年开店迅猛的DUOZOULU)

  DUOZOULU这个品牌非常有意思。

  我第一次看到实体店的时候,就被极度简单且略显冷清的白色门头和亮绿色的大LOGO牢牢吸引了。

  同样是白色门头,优衣库给人的感觉完全相反,这是由于货架展台放到门口,产品密集陈列令多种色彩叠加,所以显得丰富又饱满;而DUOZOULU的货架展台都在进店相对较深的位置,对门口的影响很小。

  通常来说优衣库的设计会更吸引人,毕竟对实体店来说,“看起来热闹”是个比较通识的引流方法;但可能是反向做到了极致的缘故,总有一些像我这样好奇心强的人会忍不住进DUOZOULU看一看。

  进去看了以后呢,反正我是震惊了。

  将近300平米的店,全场只卖一款鞋(当时比较早,现在已经多了不少),这鞋还只卖69元。

  我第一反应这不得亏死啊,店大、货少、单价低,门口还不吸引人,总有种向死而生的感觉。

  但客观说,DUOZOULU整体的设计风格,在我这个外貌协会+完美主义的产品经理眼里,其实是非常高级的;而且敢在mall里面这么玩,肯定有相应的底气。

  拿起鞋一看,心里就有数了。

  像素级山寨了号称“世界上最舒服的鞋”Allbirds,但无论是鞋的版型还是上脚的舒适度都比Allbirds明显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只卖69(我当时海淘的Allbirds花了1100)。

  这短短的一句话,其实显示出创始团队具备了以下几个优势:1、极强的供应链能力。考虑到人体的差异,鞋其实是非常难做的产品,容错很低;能做好并且做便宜,真的是要具备研发和生产上的硬实力。2、雄厚的资金。上一条的基础就是有钱或者有爸爸,一般团队根本做不到。3、准确的市场分析。能从众多产品中挑出Allbirds来抄也是一种水平,既避免了跟潮鞋大厂打消耗战,又降低了研发成本,相当讨巧(现在已经大量的在抄椰子了,宣传成本也省不少)。

  如果再看一下他们这两年的开店速度(去年底全国已经突破500家),又能发现团队在招商加盟这块也是颇有经验。

  所以DUOZOULU的成长速度极其惊人,据说2018年全年销售额突破了15亿,而且目前还在持续成长。

  BIGOFFS超级折扣

(第一家店开业就爆火的BIGOFFS)

  BIGOFFS的模式其实比较容易理解:开在shopping mall里的小型奥特莱斯。

  奥莱对用户的吸引力就不多说了,大牌折扣,已经被市场证明过;但所有奥莱都存在的一个缺点则是离城区太远。不过这几年随着shopping mall持续不断的开业潮,大幅增加了城区内可用的商业面积,为奥莱式的门店提供了发展基础。

  同时也由于shopping mall数量的激增,市场竞争加剧,招商的工作就变得更为重要:第一是要尽可能为mall招来引流品牌,聚集更多的人气;第二则是尽量避免空置,不仅影响房租收入,还会给用户造成商场破败的负面印象。

  而BIGOFFS既有NIKE、adidas、Champion这种大牌折扣产品吸引用户,又能直接承租5000平米的超大面积,完美击中了shopping mall招商部门的痛点,所以拿到了超低的房租价格作为回报,大幅降低了经营成本。

  但5000平米的大店,至少要投入近千万的货才能把陈列做得相对饱满好看(有个参考是名创150平米有60万货),还必须获得大品牌的信任才能拿到那些可以折扣的商品,这个门槛其实是非常高的。

  不过BIGOFFS却在货品上一分钱没花,这也不是一般团队可以做到的。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实体零售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