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7月1日起,国安社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安社区公司)暂停旗下所有“国安社区”连锁店业务。《财经》记者获悉,8月6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以“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理由,将国安社区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国安社区公司在2017年因门店扩张,一“战”成名。2016年10月启动的国安社区项目,在半年内就宣布覆盖北京五环内全部社区,高峰期时在全国达到480多家门店,仅北京就有100多家,并号称“基本实现五环以内所有街区服务全覆盖”。
大而全、几乎无所不包,是国安社区给11个布局城市居民的最初印象。按国安社区公司的设计:国安社区通过线下的数百家门店,为社区居民提供洗衣、家政、维修、出行、快递、代缴等居家服务,以及以老年餐为主的“老年之家”、 包括母婴亲子在内的“商业创新”等共六大类服务。
然而,从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三月份,国安社区公司陆续关掉了40%、100多家门店。国安社区公司CEO赵晨希曾表示,关闭部分门店是对项目进行“瘦身”,将在调整后聚焦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以此进入家庭服务,将重新启用被减掉的“国安侠”自建物流团队,保留养老餐业务。
聚焦社区养老服务后,国安社区并未实现“完美转身”。8月13日,一位国安社区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称,该公司已经从2019年7月1日起暂停所有业务,何时恢复尚不确定。
国安社区北京多家门店的负责人也向《财经》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并称,赵晨希年初承诺要保留的“国安侠”与老年餐服务,但从2019年6月起,已停止服务。
通过APP来连接社区用户与服务供应商,并将线下社区临街的门店作为吸引老年人的体验场所,国安社区曾被寄予社区商业经济创新的厚望。然而,风光不到三年,国安社区迎来大规模关停,当引起业内对近些年风生水起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思考。
祸出“快速扩张”?
从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至三月份,国安社区在北京关闭数十家门店,全国范围内关闭40%门店、裁员数千人。
位于北京东三环西侧的国安社区呼家楼店,周边环绕着多个居民社区,刚开始营业时,附近小区不少老人都在此订了养老餐,没事就过来买点日常用品,如今这里门可罗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附近就只有这一家了,都关了。”
工商资料显示,2009年7月成立的国安社区公司,其最大股东是中信国安城市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占股46.1%;后者则由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
从2018年10月开始的撤店、裁员风波中,距离中信国安集团公司仅有数百米远、与国安社区总部仅有几十米的的呼家楼店,成为了幸存者。如今呼家楼门店接待最多的,是附近几家被撤门店会员的退卡业务。
《财经》记者在国安社区呼家楼店发现,里边除了密集摆放了油、米、洗涤用品等多种日常用品外,还在狭窄的空间内摆放着一台跑步健身设备,以及由一张桌子、一条长凳构成的读书空间。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跑步设备与读书空间是按照上级的要求配备的,很少有人使用,“就那么一点空间,运动不开,也憋屈”。
国安社区曾经历辉煌,也不乏雄心。2017年时便宣布:在北京服务人口已超过1000万,小区3200个;并将业务辐射了全国11个城市,拥有门店427家。国安社区的目标是:到2020年,门店总数预计达1万家,可覆盖7亿人口。
然而,急速扩张一年有余,情势急转直下,直接关掉40%的门店,裁掉几千名员工。
一名被撤店的原店长告诉《财经》记者,很多门店都是为了抢占“地盘”而设,只是为了快速抢占市场资源,而缺乏前期的市场调研与特定产品设计,“最要命的是大多数业务突出创新与服务,而不顾及成本,更是没有盈利模式”。
赵晨希曾坦言,国安社区在2017年走得太快,太急,“当时只想着将国安社区门店开到各个社区,只要在社区里就行,而对于店面选址、门店结构、摆放产品没有仔细研究”。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国安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