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8月22日电,“好看的风景千篇一律,特色的小吃万里挑一。我和朋友一年要打好几次‘飞的’去成都,就是因为对天府火锅念念不忘。”浙江宁波的李蔚然是个“吃货”,北京豆面糕、武汉热干面、柳州螺蛳粉、厦门海蛎煎、海南猪脚饭……对她而言,旅行的意义在于吃各地特色小吃。在当下中国,像李蔚然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小吃,已不仅是一个地方的特色符号,在中国全域旅游推而广之的大背景下,品牌小吃作为地方名片带来流量,对地方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发展特色小吃,有着本小利大的效益。
“中国“小吃经济”遍地开花
1997年,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政府提出“小吃大产业”口号,鼓励剩余劳动力走出去经营小吃。沙县小吃以“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的定位填补低消费空白,闯出一条致富路。当前,沙县小吃从业人员超6万人,门店2万家以上,年营业额达100亿元(人民币,下同),当地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沙县小吃业。
再以广西省柳州市为例,明确提出“用工业的理念谋划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一碗螺蛳粉,从7.5元做到年产值30亿元,并通过打造螺蛳粉特色小镇,将其创造成国家4A级景区,带动一方经济。
“小吃经济”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主渠道的模式,迅速启发了“先试先行”的浙江。“5年前,浙江丽水的缙云县设立了‘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书记任‘超级推销员’,这是一次政府主导、以缙云烧饼品牌建设为抓手的尝试,这次尝试是成功的,短短5年,缙云烧饼的营业额从2014年不到2亿元(人民币,下同)到了2018年超18亿元。”浙江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慧智如是说。
政府“点睛”沸腾浙江“小吃经济”
小烧饼卖到全球各地,成为年营业额达18亿元的“国际化”产业;户外游引来八方客,带动乡村旅游全面发力;7000名农村青年“征战”电子商务,闯出75.5亿元的网络市场……
缙云烧饼的成功,沸腾了浙江的“小吃经济”。随之,浙江的开化、嵊州、新昌在2016年、2017年相继启动小吃富民产业,开化县出台《开化县关于推进开化气糕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嵊州市启动“大嵊归来”中国统标工程,新昌县成立了新昌炒年糕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推进新昌炒年糕产业发展……浙江多地小吃业发展进入有组织机构、有扶持资金、有工作规划的快速发展阶段。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