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家乐福成为最早踏上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巨头之一。2019年,以“卖身”苏宁为标志,家乐福黯然退出中国。
从家乐福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外资零售企业的影子——昔年还是引得各方取经的“黄埔军校”,一时风头无两;今日却只能无奈退场,被本土企业与新生业态后来居上。不胜唏嘘。
曾经辉煌
上世纪九十年代,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欧尚、乐天玛特等外资巨头,及大润发、好又多、乐购等台资大卖场相继进入中国大陆争夺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WTO,继而在2003年取消所有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外资企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2001~2010年的黄金10年中,主流外资企业保持每年平均15~40家的发展速度,为中国的零售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外资大卖场企业也成为了中国现代零售业的黄埔军校,输出了大量采购和运营人才。
彼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资大卖场大多都能摧枯拉朽般地打败各地的“地头蛇”企业,获得竞争上的明显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敏锐地攫取到了时代发展窗口期的红利。
首先是房地产红利。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为大卖场提供了大量超低成本的物业,当时平均的日租金仅为1~2元的水平,房产商更多把大卖场作为物业配套,并不在租金上赚钱。
同时,购物中心的兴起也为大卖场带来了红利,其强大的引流能力为大卖场吸纳流量,“大卖场+百货商店+家电大卖场”成为了标配的三大主力业态;
其次,城镇化红利。房地产红利带来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人口密度迅速增加,这非常有利于商圈覆盖半径高达3~5公里的大卖场的生存;
第三,招商引资红利。在黄金十年,各大本土零售企业都在专注大卖场业态。但在各地招商政策上,吸引外资额度是常见的考核指标,外资企业因而获得了更多的优惠支持和优先机会,内资企业反而难以胜出;
第四,消费升级红利。黄金十年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对日用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上游制造能力的提升更使得大卖场的产品越来越丰富;
第五,业态定位红利。大卖场业态的核心是大量采购+薄利多销,能够满足一站式购物使其成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业态,大卖场的招商区还可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逛大卖场就是当时周末的主流生活方式。
第六,资源整合红利。大卖场的单店规模销售能力,使得其网点拓展可以采取城市跳跃式发展。另外,强大的销售能力也使得大卖场成为当时品牌方争夺的最重要阵地,得大卖场者得天下,大量进场费、营销费源源不断地提升大卖场的收入能力。
最后,经营能力红利。本土企业虽然也在大力拓展大卖场业态,但仍不足以与沃尔玛、家乐福等相比。后者作为全球的零售巨头们,发展历史悠久,具备完善的标准化经营能力,并早已进行了全球化布局,它们的全球采购能力、规模效应、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运营能力,都是内资企业无法比肩的,单店的销售和盈利能力更是遥遥领先。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大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