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们卖掉了去哪儿。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我们当时想,希望能在未来10年、20年里,非常大规模地参与科技给中国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巨大机会。 但说实话,什么是巨大的商业机会,什么是科技所能带来的改变?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清晰的想法。 所以,我们先做了一个基金,通过投资摸索各种各样的领域。我们发现,一个商业模式已经得以验证、但在中国多年没爆发的行业,存在巨大潜力——便利店行业。 于是,从被称为“便利店死地”的北京出发,到现在为止我们开了大概800多家店。在北京,我们的便利店数量和销售额都是第一,天津、南京也是第一。
为什么要做便利店?我们如何分析行业机会
首先,画一个坐标系,纵轴代表行业集中度高低,横轴代表行业创新机遇。位处不同象限的行业,你能采取的投资和创业策略都不同。
细分领域的机会分析
第一象限:容易被收购或合并 处于这一象限的行业创新机遇高,集中度也高。当年,去哪儿所在的在线旅行行业,就处于这样一个领域。 但是在这个领域创业,由于行业集中度高,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被收购或与行业老大合并。
第二象限:创业机会少,投资机会多 在创新机遇低、产业整合水平比较高的领域,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就不多了,但是作为投资者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因为可能存在不同企业的估值波动。
第三象限:投资成功概率较低 最差的情况是,行业整合度低,创新机会也低,这样的市场很难出现巨大的企业的,所以我们基本放弃。举个例子,本地活动的供应商,比如说潜水啦、滑雪啦,在我们看来都是自然分散的行业。
第四象限:适合创业,但也可能承担商业模式风险 如果一个领域创新机遇不高,但是市场集中度非常低,则意味着市场风险比较低,创新者可能成为老大。 但反过来讲,你可能要承担巨大的商业模式风险。我们通常认为,市场的低分散度是可以改变的,但经济学上有一种现象叫自然分散。如果你对市场形成的内在动因不了解,投入大量资源之后发现这是一个自然分散的市场,就可能面临巨大风险。
用这个模型,我们发现了处于适合创业的典型第四象限行业:便利店。它的市场非常分散,而且由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兴起,存在巨大的创新机会。 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就是便利店不存在商业模式风险——因为它在东亚其他国家已经被证明,而且40年来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浪潮,被证明是不会被技术浪潮颠覆的。 这让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市场潜力有多大?
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我们投资10年以后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不是今天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我们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会不断上涨。 这一前提下,中国人的消费范围中,哪一类占比高? 高盛的报告显示,消费必需品和药品占中国国民个人消费的30%以上,每年消费额约1万亿美元以上。二者都是便利店的主要经营范围。 那么,一个国家里的城市,人均拥有的便利店数应该是什么水平?韩国现在大概是1500个人一家便利店,日本是2200个人一家便利店,台湾大概是2000-2400个人一家便利店,泰国大概是2500人一家便利店。 北京有2200万官方统计人口,台湾是2400万人口。北京消费水平并不比台湾低,以相同的人数,至少应该有5000家便利店。 但事实上,台湾有1万家便利店,北京到今天只有700多家。所以目前来看,北京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什么样的便利店?
我们对便利店定义是两个15——15块钱,15分钟。
15分钟:当我坐在办公室里想吃这个东西,要么在15分钟内坐在原地上吃到它;要么花5分钟走到附近的店铺,5分钟买东西,再花5分钟回到办公室或者家坐下来,来回不超过15分钟。 15块钱:平均客单价是15块钱。 15分钟区和15块钱区二者结合,构成了我们所理解的便利店商业范围。即食性、高频率,是我们定义便利店最重要的两项指标。
为什么中国没长起便利店巨头?标准化和管理两座大山 市场看起来很美好,但为什么中国的便利店却始终不发达? 7-11、FamilyMart和罗森都进入中国超过15年的时间,在中国发展速度一直很慢,我总结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标准化。
困难1:店面没法标准化,每张图纸都重画 7-11和罗森在日本都有非常标准的店型模板:100平米左右,四方的标准size。店型应该怎么选、货架应该如何陈列、如何施工,都有现成的标准。 但是,这一招在中国一旦出了上海,就很难适用。因为中国的店铺建造是没有标准化的,每一家商铺的施工材料、结构都有可能不同。7-11在过去15年来按照模板在北京找店开,也只找到了不超过200家店。所以进入中国十几年来,它的规模始终做不大。 在中国,如果你没有一个标准的模板,每家店的十几张图纸都要付出很大成本。而由于货架的摆放都不一致,所以能够做到多少营业额,也都要重新动态计算。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便利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