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深度洞察市场
几招自救均告失败
事实上,食之秘并非没有进行自救,但几招自救都没有深度解决品牌存在的问题,显得有些应付差事。
1
产品打折
内参君观察到,自2017年开始,食之秘就多次进行全线折扣活动,蛋糕打折、或者堂食菜品买一送一。
由于缺乏营销打法的配合,单纯的打折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太大兴趣。
2
门店升级
事实上,在去年6月份,食之秘还重新装修了上海最重要的旗舰店,人民广场来福士店。
新的门店只是简单换上了时下流行网红店风格,没有突出的品牌视觉重点,门店模型和产品销售模式并没有任何改变。
3
拓宽渠道
盒马鲜生在上海积极拓店时,食之秘也曾想赶上这波新零售潮流。蛋糕本身具有零售性质,本有机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可惜这次进驻处理得较为粗糙。
仅放一个简陋的玻璃柜,在嘈杂的超市里很不起眼,连性价比也凸显不出来了。
几招“不走心”的自救下来,反而让自己离主流消费群体越来越远,终于在7月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那一天终于到来。
烘焙困局:
乍看是聚焦产品,实则是品牌思维缺失
根据《中国餐饮报告2019》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消费者对烘焙的需求也在增加,但烘焙的门店数却在减少。2018年面包甜点门店数在餐饮总门店数占比减少0.5%。
在谈论起食之秘的关店时,几家烘焙品牌的负责人大多感叹,这两年烘焙市场实在是不好做,竞争太激烈。
也有人意识到,烘焙竞争激烈的深层次原因,“只要是能在我们品牌本来的消费场景里,替代我们烘培产品的,就都是竞争对手。茶饮、咖啡、串串,全都能来抢这块市场份额。”
在对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烘焙品牌用来吸引顾客的“武器”,却常常只有一种,那就是产品。
脏脏包一出,则满城烘焙店尽做脏脏包,Lady M爆红,则赶紧都做千层蛋糕。这种高度关注产品潮流,时刻准备跟风,极度依赖产品技术团队的商业模式,看似是聚焦产品,实则是对品牌建设的选择性忽视。
而食之秘的产品僵化,以及品牌建设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今天的败局。
网红时代终结
餐饮行业还有行进的“第四象限”
在过去,业界尚且会因为另一个“初代网红”——《赵小姐不等位》的关店唏嘘不已。到了如今,网红的消逝成为常态,大家已顾不上默哀。
在过去,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可以成就一个网红,一个精准的定位可以成就一个网红,一次巅峰的营销策划可以成就一个网红。
而如今,市场已经明白,成为一个网红品牌,带来的是流量,却不是品牌。流量是流量,品牌是品牌。品牌意味着信任和认可,而流量仅仅是注意力。
营销人刀姐doris把品牌,按照品牌力/流量度分成四个象限:
低品牌低流量,初创品牌,需要冷启动,例如一些你没听过的新生品牌。
高品牌低流量,往往是老化品牌,需要寻找新消费者流量。例如大白兔。
高流量低品牌,网红品牌,高收入高风险。例如奥雪双黄蛋冰淇淋。
高流量高品牌,则为强势品牌,有很强的信任感,同时能继续增长。例如海底捞。
她认为,品牌应该尽可能从第四象限网红品牌,往强势品牌走。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做好渠道管理和品控,保持产品创新能力,追求品牌力升级,做好公关防备等等。
“流量可以买到,只是价格的高低罢了,但品牌力却很难建立,它用金钱买不到,靠的是时间和实力的一分分积累。”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王菁)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