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盒马所带来的模式,其实+餐饮的部分有两块,除了海鲜,还有外围的招商。但是笔者认为,这部分的做法与购物中心无异,只是场外的店铺挪入场内,这和大润发在卖场入口招商小饰品商店没有区别,更多的只是做了一个餐饮大排档。
所以,盒马的超市+餐饮,实际上是海鲜热吃+餐饮大排档。 但是分析到此处,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有一个命题已经不攻自破。那就是所谓超市卖的食材既然你回家要吃,不如我现场做给你吃, 这是不成立的。你愿意现场吃的,和你回家自己吃的,一定是不同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人在卖场里炒一盘鸡蛋西红柿的原因。
然后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超级物种的工坊,超级物种的工坊算不算餐饮?我认为更像餐饮。那么为什么不说超级物种盒牛工坊是牛肉的热出?因为超级物种每个工坊的菜品,带有一定研发的性质,我觉得这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超级物种本身更像餐饮集合店,但是他的问题是,如何顺带做好超市。 这和盒马的命题是相反的。盒马既然招商做了餐饮,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买东西的人坐下来吃饭;
而超级物种目测下来,吃饭的人不少,关键是如何让他们多买东西。 顺便说一句,超市+餐饮这么热闹,但是餐饮圈一直不为所动,这个值得思考。
餐饮的特点
我们回过头来看,餐饮这个业态到底有什么特点?我们只是从普遍消费者角度分析一下。 首先,餐饮的口味风味性和多样性是核心竞争力。我们从一般人角度也可以知道,其实人吃饭的决策,最终还是个不确定决策。
什么意思?比如我今天晚上来一家我熟悉的餐厅,但是在我打开菜单那一刻之前,我还是不知道吃什么。应该没有人会有意识背一家餐厅的菜单吧!无论多么喜欢。反过来,这也意味着即使就餐厅个体来说,也必须具备丰富性来满足消费者求变的口味。
其次,餐厅是经营时间的生意。当然超市也有客流高峰和客流低谷。但是严格来说,超市是做所有客流时段的生意。但是餐饮也不是。餐饮业有非常明显的时间分野,不同的分野会造成不同的消费习惯。
比如很多白领吃午餐时会拒绝饮酒,但是晚餐就可以稍微放松。 第三,很重要但是被忽略的一点,超市多为家庭购物,但是现在的餐饮业态很多都是可以一人用餐。由此引申出来的一点是,超市购物目的性自主性更强,但是餐饮业的推荐打分系统会有更强的引导性。
第四,从商家的角度,两者都考虑客单价。餐厅要考虑翻台率,而超市要考虑坪效。这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翻台率背后其实是“人效”,每个人能消费多少。通常说来,餐厅无法苛求太多回头客,而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超市当然也希望流量,但是超市的主力客群一定是附近的人群,复购仍旧是很重要的事情。
罗列了这些特点,我们也无法给出一定的结论,但是至少可以看出:超市和餐饮在商业逻辑上的巨大差异,如果是传统意义上的超市+传统意义上的餐饮,那一定是有些扭曲的。这两者如何更好的结合,还需要更突破性的商业思维。
(来源:微信公众号“ 商业咖啡” 作者 胡安)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