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备的洗手间
洗手间的位置设定易于寻找,并且配有设施完备的母婴休息室。温柔的色系搭配、干净宽敞的环境、便捷的设施,大大方便了逛街的年轻家庭。
■ 随处可停的休息空间
商场内的休息空间以多种形式布置在各处,从每层的电梯口到主动线上的公共区域,方便顾客可以随时落脚。并且,诸如沙发、木椅、配套桌椅等多元的形式,也让休憩形式更加多样化、便捷化。
■ 便利的电源插头
在很多餐饮店以及外部休息处,不仅店内的WIFI设置完善,更可以看到很多带有电源接头的休息桌椅,方便移动时代顾客的使用。
■ 辅助生活的区域性设施
上文提到过的7楼小田急不动产“解忧”门店,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房产中介,而是围绕住所问题、遗嘱问题、家庭困惑等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提供给顾客咨询与解决方案服务。
门店与地区企业、相关团体机构紧密相连,可以及时针对顾客的问题与相关部门直接沟通、问询。对于个人隐私等问题,空间打造上还特意设置了隔音室等设施。小田急的这一举措,也让购物中心真正成为了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伙伴”。
此外,“解忧”门店内还设有简单的共享工作区域,方便上班族、自由职业者随时随地兼顾工作与生活。
强化交通优势促进整体进店率,重新规划楼层主题与业态组合提高体验感,加强细致入微的服务增强顾客粘性……一系列具有亲和力的举措,成为ODAKYU湘南GATE在商圈内脱颖而出的关键。
然而,开业效果喜人,并不等于没有危机。事实上,以藤泽车站为中心的商圈内,OPA、湘南辻堂Terrace Mall也都纷纷开始了翻修工程,同时,茑屋书店等一些新型专门商业设施也正在逐步“瓜分”着消费者的时间。面对可以预期的更加激烈的竞争,精细、灵活、持续的创新“战争”依然在路上。
2、广州基盛万科中央公园
基盛万科中央公园打破传统购物中心“大盒子”的思维定式,以更舒适、更自在的空间形态,打造极致社交空间。项目利用万科建研中心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参与推进临近污染河涌的综合治理。河道两岸有大量污水管网,各种污染物汇入河道,河道为人工开挖的明渠,几乎没有自净能力。
通过采取高效微纳米气泡技术、生物消淤技术和植物浮岛技术,提升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净化能力,使得河涌形成自我修复系统,水体黑臭现象得以明显改观,景观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基盛万科中央公园以景观空间设计,活化商业街道空间,打造公园式的购物场景。构建风之岸、愿之池、蝶之园、虹之桥、叶之泉和童之岛六大空间,搭建移步成景、换步成趣的商业空间,营造水岸艺文的休憩场所,以艺术与知性载体打造景观地标与区域的记忆点。
升级原有建筑空间,在半开放式街区、都市庭院、攀爬游戏丘等亲子户外互动空间里,加载商业、办公、长租公寓等业务,构筑一个有温度、有颜值的综合商业空间。
半开放式街区的空间形态,让基盛万科中央公园更自然地连接社区——淡化城市与商业项目之间的界线,悄然无缝地融入城市环境。这种自然过渡,除了因为没有“门”的阻隔,项目户外空间的主题性打造也是关键。在基盛万科中央公园的设计方案中,这被视为“建筑面向城市与社区居民的表情”。
基于庭院在都市人居生活中的稀缺性,基盛万科中央公园将项目户外空间打造为都市新庭院——穿插蝶之园、叶之泉、愿之池、童之岛、风之岸、虹之桥六大主题景观,移步换景,一气呵成,在项目内部串起一条休闲主题动线。
从融入社区的角度来看,基盛万科中央公园将户外商业空间,“变”成满足社区休闲互动需求的都市新庭院,让人们乐意在此驻足停留、休憩交谈,则是在还原一个构筑社区美好日常的愿景:让人生重要时刻在此发生,建立商业项目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独特记忆纽带。
在基盛万科中央公园开幕当天,基盛万科中央公园以十年之约仪式揭与邻共成长的愿景:邀约来自周边社区10位小朋友在开幕仪式上写下10年后的愿望,放入时间胶囊封存,10年后的2028年,基盛万科中央公园将与孩子们共同开启愿望的时间胶囊,见证彼此成长。
开业以来,基盛万科中央公园已举办多场亲子主题活动。比如,《小小社会人体验日》着眼于儿童特定成长阶段对职业和父母日常工作的好奇,通过生活化的职业体验,让小朋友们习得新技能,也加深对父母的理解。
活动之外,项目团队还会通过“着数群”、“亲子群”的日常运营,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体验反馈与需求动态,保持项目与社区的多维度情感连接。
组合社交乐活场、亲子成长坊、社区能量馆、艺文栖息地四大主题业态,为番禺人带来家门口的美好日常。
3、上海环宇荟
上海环宇荟狠抓硬件规划和品牌招商,依托硬件挖潜、借势品牌引流、利用商品提效。
在产品设计上,自中海商业团队接手项目以来,就针对负一层内部核心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体改造,对原有铺位进行了拆除分切,新增十余个精致中岛铺位,提供更多可能,并且在满足就餐需求的情况下,增加 “所见即所得,即买即走”的品类规划,进一步提高空间使用率。
与此同时,项目利用新天地商圈的 “海派文化”特性,借势露天式街区构造,为沿街商铺创造“外摆dating”的氛围,扩展使用面积;并通过沿街店铺内外穿透式的设置,使得顾客能更轻松地漫步进入商场核心空间。
在品牌招商上,项目利用大数据匹配目标客群,招募拥有丰富SKU的品牌入驻,以高适配度商品提高可逛性。
上海环宇荟极致利用时间价值、创造引入跨界品牌,满足全时段需求。项目首先巧妙利用项目与地铁站之间的空间关系,顺应街区优势开启全天侯经营,从时间维度增加项目体验张力。
在项目与写字楼的共同入口附近组织咖啡、生煎、面包、西式快餐等可售卖早餐的业态,自7点起便可为白领上班族提供丰富选择;同时又充分利用项目露天街区特点打造夜宵相关的酒吧、深夜食堂业态,延长经营服务时间并形成经营亮点,从而开启7X24全时段运营模式,极致发挥时间价值。
再次,项目秉承“荟精致,愈生活”的理念,通过品牌跨界提高消费者在单店内的消费时间效率。
在这里,生活方式概念店nininio与知名西餐厅diner合作,开出了店中店,可以在吃美式brunch的空闲时间买到好看又实用的设计师商品;INXX与UJNG合作的亚洲首家概念买手店内,也引入了EDC舞蹈教室演绎潮流文化;更有融合精致美食、设计师品牌的综合生活方式美学集成店艮上,自开业以来始终位列新天地西餐环境、口味等榜单前列。
不仅如此,环宇荟还通过与wecare合作,打造专属卫生间、增添亲子卫生间、化妆间等场所,填补了写字楼标准化布局的空间遗憾,用硬件上的温馨与关怀提高白领人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运营模式上,上海环宇荟也做了更周到的设想,从场所提供商升级为社群运营商。
通过对办公客群的精准洞察,以项目内部白领员工作为种子用户,推出专属化福利、定制化活动,从而打造情感共同体,在锁定其需求落地场所的同时依托社交网络形成更广泛的“荟有引力”,引来更大范围的优质客群到访。
数据显示,经过对内容的创造和运营,项目整体客流、销售无惧上海今年冬季多雨雪天气影响,自运营以来节节走高。
以上3个案例各有各的亮点和优势,深入实地考察过的朋友可能也有认为做的不完善的地方。但不论如何,接下来社区型购物中心应该怎么做,从“前辈”的实践中吸取怎样的教训才是关键。
最后
消费升级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消费者已然越来越难以取悦,除了关注自身需求和商品质量,他们更讲求购物体验而非简单的买到一件商品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在体验性上的优势是电商无法模仿的,亲临现场体验到的感觉绝对会更令人印象深刻。
社区型购物中心提供了一种与紧张的工作环境截然相反的舒缓、慢节奏气氛,满足了社区居民个性化、多层次的情感需求及服务需求。因此,在引进新晋品牌时,必须注重其服务理念。以及在进行业态规划和布局时要重点考虑对目标人群的吸引和影响力,客流贡献型的业态往往在社区购物中心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区型购物中心可进行多元化品牌组合,除了设置2-3家百货、超市作为主力店外,还要尽量争取50-100家个性化专门店、快餐店和服务性店铺。最好能与周边设施如剧场、文化中心、体育馆、银行、公园绿地及一定规模的停车场等融合成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兼具购物、休闲、娱乐、教育文化、聚会社交等多重功能的生活乐园,充分展现社区购物中心所营造的"生活趣味"。
如今,社区购物中心在全国的购物中心总量中占比将近一半。社区型购物中心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也是未来成长潜力最好的,这也带来了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除了吸引消费者消费,运营策略也是一个社区型购物中心能够取胜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做到经营商家的品牌连锁化;合理的商业定位、业态规划和面积配比;零售商联合扩大经营的范围;社区型购物中心要更加注重"硬件"的提升和"软件"的深化;客源分析要精准,打造双向服务功能才能出奇制胜。
社区购物中心的服务对象既有消费者,也有经营者。它不仅要向消费者提供具有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的服务场所,还要向商户提供便利、可靠的经营环境,提供多种业态共生共荣的盈利模式,使各商户在经营中感受到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来源:商业设计周刊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社区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