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经营翠华餐厅的翠华控股披露2019年度业绩,公司实现收入17.87亿港元,净利润471.1万港元,同比分别下降2.9%和94.1%。
上市7年,在香港门庭若市的翠华餐厅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公司认为主要是受到消费环境影响,尤其是国内餐饮行业结构变化以及消费疲软所致。
香港平民消费定位的翠华餐厅,在内地摇身一变成为中高端茶餐厅,布局分散、配送成本等营运成本高企,加之人事震荡导致战略规划不明,可能是导致业绩下降的最大原因。
内地发展折戟
7月18日,翠华控股披露,截止于2019年3月31日,公司2019年度实现收入17.87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474.1万港元,同比分别下降2.9%和94.1%。
公司认为,整体收入下跌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其中,年内中国内地整体收入同比2018年度下降1.8%,主要是由于行业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力放缓有关。
中国内地餐饮市场,一直被港资餐饮企业看好,2009年,翠华控股在上海开设中国内地首家店面,2012年进入武汉,并陆续进入杭州、深圳和广州等地,分店遍及内地多座城市。
2012年,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募资,最重要的用途就是中国内地开店。2012财年,公司内地业务收入2.04亿港元,同比增长152%,这是公司内地收入的高光时刻。
此后,翠华控股在内地的收入增长逐渐减缓。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公司在中国内地门店数量从2015年3月底的19家,增至2019年3月的35家,同期香港市场由31家增至44家。
内地门店增速并没有获得相匹配的收入增长。2015年至2019财年,除2015财年同比增长47.04%外,其后几个财年收入增长在4-8%区间,2019财年出现首次负增长,为-1.76%。
香港一直是公司主要市场,收入占比65%以上。随着香港门店的增长,贡献的收入持续出现负增长,收入从2016年的13.09亿港元降至2019年的11.56亿港元。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收入同比分别下降4.74%、4.25%和3.18%。
2013年起,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市值由最高峰的81亿港元跌至目前的8.61亿港元,缩水近9成。
盈利能力持续降低
最近几年,内地餐饮市场多元化,川味、湘菜以及西餐等多种餐饮业务大行其道,港味始终代表着小众餐饮业态。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翠华控股内地只在上海设立中央厨房,上海、南京、无锡、武汉等地餐厅,所需80%品类均需配送,导致公司各项成本企高。
2019财年报告显示,公司雇员福利合计5.68亿港元,同比增长8.60%,其他营运开支同比增长21.1%。
此外,内地房价上涨导致租金费用上涨约10%,这些成本上涨,直接压缩整体利润。
2019年度业绩显示,其净利率仅0.26%,上年净利率为4.39%。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翠华餐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