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消失在一线城市的下沉市场

  菜摊迭代2.0

  流量巨头们的线下卡位战让菜摊面临升级迭代,这些摆摊卖菜十多年的菜贩子,即便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也被迫对这场菜场革命给予一定关注。

  据不完全调查,对于传统的大中型农贸市场来说,“触网”的菜摊数量有限,大部分人保持观望。在这些观望的人群中,大多数人是有回头客支撑的,另外一部分则本能地对买菜软件保持怀疑。

  罗姐每天凌晨5点到菜摊,在四五平方米的“工位”前按时打卡多年,不管天晴下雨,她每天要接待大量熟客。面临流量巨头们递过来的订单,罗姐本身可以照单全收,但实际上免费流量并非免费午餐。

  举个例子,消费者在买菜平台下了单,快递员不管是从生鲜超市还是传统菜场取货,平台“提点”的佣金通常都超出了罗姐的承受范围,而这部分费用须由消费者和菜商们共同来承担。

  对传统卖场而言,线上带来了流量,也带来了流量的代价。罗姐的丈夫张先生一聊到买菜软件就不停摇头,在他看来,菜市场永远不会“消失”,“只是说肯不肯放弃年轻人。”他经营菜摊20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菜品新鲜、可挑可拣的“消费痛点”,不是什么外来的软件能解决和满足的。

  然而,就像有人喜欢山丘幽谷,有人喜欢荒野。在买菜软件们的各种围剿和布局之下,一部分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传统菜贩,开始腾出手来拥抱“流量”。主打“优质农产品的搬运工”的“菜老包”就重点走进这些传统菜场进行对接。

  在重庆渝北区某大型菜市场,每隔5-6个菜摊,红色的“菜老包、包送菜”六个大字被写在黄色的纸板上,高高地挂在菜场上方醒目的位置。

“菜老包”这个线上平台走进菜市场寻求合作

  讨价还价声、蔬菜瓜果吆喝声不绝于耳,整个菜场人声鼎沸却又井然有序。简单一个广告牌挂在这些绿色瓜果蔬菜的上方,却见证了两个时代的握手交接。

  依附于美团、饿了么的配送渠道,菜老包这样的轻模式在传统卖场喊出“菜市场优质农产品的搬运工”的口号。针对那些无闲却又对菜市场有某种情结的上班族而言,“菜老包”的定位可以说是比较精准的。

  生活的精华就是要在目标的彼岸生活,不管采用什么生活方式。和很多菜贩交流后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舍不得面前这个菜摊,舍不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秩序。

  在他们眼里,面对面的买卖关系才是王道。“新鲜是挑出来的,不是一键下单送到家门口的。”一位研究过线上买菜软件的传统摊贩这样评价。

  的确,古朴的菜市各守其道,孕育了丰富的市井文化。对菜场周围的居民来说,市场就是生活中一位熟识的老朋友,你需要它的时候它随时都能出现。

  而大规模上线的各种买菜软件,背靠流量大山,不是不懂这个朴素的生活美学道理。只是它们在产品定位和研发时,野心拳拳,瞄准的是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与碎片化残余时间之间生出的商机拼盘游戏。

  不管是BATJ,还是每日优鲜、百果园、叮咚买菜,亦或是美团、饿了么搭建的各种TO B、TO C平台,它们都能讲通“帮买菜”的商业逻辑。针对“买菜”这件事,它本身高频、非标、品牌附着力差,为强渠道的流量入口建设提供了信任基础,这也是各大巨头纷纷重视“买菜”这件小事的初衷。

  我们看到,菜场承载人间烟火气,也有越来越多标志性的菜市场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甚至外地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但当人们的生活被移动互联网全方位裹挟后,逛菜场和买菜之间天然的平衡势必会被打破。

  不管你愿意承认与否,菜市场这个老朋友有了“升级”需求。它的管理、供应链效率转化以及商品精品化SKU等等转型升级的痛点,都成了营销的效率问题。

  线上买菜软件收走人们挑拣议价乐趣的同时,也在动用技术基因等手段,对传统卖场展开一次大手术。

  壕堑战

  身边熙来攘往、人声喧哗一时,菜市场的一天很快就结束了。继之又是第二天,与正在结束的这一天毫无二致。你我身边的大多数传统菜市场,很多都坐落在不起眼的旮旯或地下,入口窄且隐蔽,伴随着一股菜市场的标准气味,走进去曲径通幽、冷气直往裤腿里钻。

  不是每个菜市场都能把自己活成东京筑地市场、北京三源里菜市场这样的存在。它们是一日三餐的发源地,没想过哪天要成为风口边上的“猪”。

  但它们却不得不面对年轻熟客的渐渐消失,迎接越来越多外卖小哥的匆匆照面。不管流量变大还是熟客减少,传统菜场“那一套”正在慢慢失灵。摆在罗姐、吴姐们面前的不是简单的触网、送菜这样的选择题,而是究竟该如何去理解这个时代下正在改变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真实需求。

  “一根火腿肠也送。”在某大型农贸市场的干货区域,有传统摊贩在醒目的货品展示区挂出字牌,上面写着这句话。

  多个菜摊老板也都谈到,他们更愿意绕走买菜软件,采用留电话的方式直接帮有需求的顾客把菜送到家。

  “送菜”到家,是传统菜商们理解的升级需求。但他们并不能真正明白,线上巨头们磨刀霍霍的市场占有、品牌名气、资本实力和巨大的流量所带来的挑战究竟意味着什么。

  和线下风起云涌扎堆入市的各种生鲜超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买菜软件等线上流量动用新技术手段,从C端拦截线下客,通过自建前置仓或仓体一店,完美收割原本属于传统卖场的人流。今后,越来越多家庭餐桌上的菜,将不再与家门口的菜市场有多大关联。

  用菜市场的情怀对赌互联网技术的入侵,双方看似陷入一场壕堑战,实际上这条基于菜市场的赛道,究竟是传统市场的降维,还是电商社区化的竞争?

  对买菜平台来说,它们抢的仍是存量市场,是从传统菜场手里抢过菜篮子,这个过程并未带来增量,只是解决了部分年轻人“偷懒”的需求。事实上,传统菜场固定的消费者基础庞大,大型超市卖场自己也在积极上线“买菜”“送菜”系统,也在加大买菜软件抢食的难度。

  主张“万千好物、1小时抢鲜到家”的京东到家,是较早试水平台买菜的功能电商。面对越来越多同业对线下卖场的流量围剿,京东到家相关人士近日接受采访时分析认为,线上菜市玩家有很多种模式,只局限于做菜场电商不是很好的出路。

  一组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只有4%持平,有88%处于亏损,而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也就是说,大部分仍在烧钱。

  这让无钱可烧、手握冷兵器的传统菜场有些干着急。尤其是烧钱夺流量、加速从菜场揽客的社区“前置仓”电商模式,短期来看成本较低、发展较快,大量的补贴也能吸引对价格敏感的中老年客人。

  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占地面积较大的传统菜场正面临缩店甚至整体闭店的尴尬。这两年,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多地的老字号菜市场频频传出整体搬迁或关闭的消息,令人唏嘘。

  不仅逛菜市的习惯在改变,有形的菜市场也在加速从人们眼前消失。

  “买把空心菜都是5元,外面一碗面+蛋才8元,在家煮饭是为了调节外卖口味。”一位长期逛菜市的年轻消费者由衷地感慨,不管线上买还是线下逛,自己做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是买菜软件和传统菜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残酷真相。

  对传统菜场来说,把新鲜食材从摊位装进食客的购物袋,究竟有多远的距离?对线上买菜平台而言,屡约成本、客单价与毛利的平衡,要花多长时间?其实,目前还没人能梳理清楚双方这场壕堑战背后的“真正动机”和“情感纠葛”。

  夜色深沉,四周岑寂。40多岁的罗姐准时在凌晨5点钻进再熟悉不过的菜市场,她在等比她早起床2个小时的丈夫进货归来。

  这一个“早起”,就是数字化永远改变不了的地方。

  任凭这座都市如何日新月异,只要菜市还是那个菜市,总有人能在这方乾坤里找到支撑生活的仪式感。只是我们也不得不接受它的老朽和日渐消失的背影,让大脑成为这场生活仪式感的最后记录者。

  (来源:锐公司 谭亚 周春林)

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下沉市场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