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近些年消费者的口味也在向对轻食行业有利的趋势变化:越来越佛系,更加重视健康饮食,对塑身减肥、代餐增肌的诉求不断增加。据《中国餐饮报告2018》数据显示,全国以鲜味型为主的餐厅数量达到282万,比麻辣味型为主的餐厅多了94万家。中国人重油、重盐、重辣口味偏好明显降低,消费口味正在从刺激型转向品鲜型。
资料来源:CBNData《2017国民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
轻食之轻:不能承受之轻
轻食制作不难,投入成本不高,入行门槛低,这同时也意味着:轻食生意易于标准化,成功品类和模式容易被山寨,品牌难以形成竞争壁垒,行业竞争激烈。2018年以来,轻食项目接连倒闭的新闻似乎不再是新闻。
从2014年到现在,轻食品类有过创业高潮,品牌众多,但至今未出现头部。轻食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增长难以持续成了久久困扰从业者的一个难题。
从产品上说,事实上不管再怎么包装营销,目前轻食餐饮仍只在小众圈内流行。在大众认知里,轻食沙拉与美味是反义词,价格不菲分量却少,常人有饱腹需要不会选择轻食,轻食的客户群由此局限在有健身、减肥等特殊需求人群里了。
此外,轻食是不是真的健康也是存疑的。首先,轻食常以沙拉酱搅拌搭配,沙拉酱多油盐、高热量,20g沙拉酱的热量相当于一碗米饭,很多轻食沙拉常常热量超标。需要经过精细配比,轻食沙拉才可以满足减脂健身需求。再有,未经过热加工,若清洗消毒不仔细,轻食中的蔬果生肉蛋很可能生长有细菌和寄生虫等污染物。最后,轻食多是冷制品,肠胃不好的人难以消化,反倒对健康不益。
从经营上说,轻食品牌的产品大多相近,难有特色,如此忠实客户则少。轻食品牌为了节约成本考虑多选择以线上外卖形式经营,受平台分成束缚。为了扩大销售,店家经营时常扩充SKU,不局限于轻食品类,这种困境和书店是一致的:一家靠文创挣钱的书店和一家仅靠轻食难以盈利的轻食店,大概彼此是可以深入交流的。
说到底,轻食品类太单薄,支撑起一家店尚且吃力,满足商业扩张的想象力更是困难。
最后
作为舶来品,轻食在中国的发展势头比不上国外,它不温不火地运作着。这门生意体量轻,积极者将之视作一艘绝佳的出征小艇,在餐饮业海洋里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待到深入洋流,他们便切身感受仅凭一小艇直面这未知的风和这莫测汪洋的窘迫。
来源: 微信公众号:艾瑞网 林桑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轻食 |